首页 > 国家地理 > 鉴宝 > 正文

八方献宝贺幛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1日 15:34)


  藏品名称:八方献宝贺幛

  收藏者:马超

  藏品来历:1996年,持宝人的父亲到山西出差时买的。

  藏品特征:这件藏品横410厘米,纵130厘米,在大红色的绸子上边绣着八个人物形象,每个人手里都托着一件宝物。从左至右,第一人手里托着珊瑚,第二人托着珍珠,第三人托着一盘珠宝,第四人托着一匣书,第五人手里托举着一只如意,第六个人捧着一座钟,第七个人捧着一盘元宝,第八个人托着一只象牙。藏品右侧和上方的黑绒贴字有许多都已经脱落了。

  相关背景资料:据文献记载,我国刺绣的起源大约开始于虞舜时代。数千年来,各类民间刺绣工艺几乎遍及全国。大至绣幛、绣被,小至绣花荷包和刺绣挂件等等。这些常用的工艺品和装饰陈设品,形成了一个纷繁的艺术世界。用作祝贺或吊唁礼物的幛子,通常是用整幅的绸布,上面绣着祝贺或者是哀悼的词句。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精致的,则要配上一篇华美的幛词和吉祥精美的图案纹样。这种幛子又被称作贺幛、礼幛。祝寿用的幛子则称为寿幛。这幅绣着精美的“百子图”的幛子,则是用于庆贺孩子出生时使用的。唐朝诗人胡令能曾经写过一首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诗,"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小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生动地描写和赞美了民间刺绣工艺品的精美。


  鉴定专家:孙建军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25年

  专家评述:“这件贺幛刚才我看了一下,它是山西的一个地方,北董村乡友同赠,旅兰乡友同赠,这个旅兰就是当地的人到兰州去,到西北兰州做生意,在春节的时候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请了一台戏在唱戏的时候,他们把这个贺幛挂在戏台的台口上,表达他们对故乡的感情和这个自己在外做生意回来的一种喜悦心情,首先它是用刺绣的方式,来表达的其中以平绣为主色彩,非常鲜艳人物的绣制,也非常生动在这刺绣当中,民间的刺绣当中应该说是一件精品,另外它这个图案它里面刚所表现的,是胡人的形象,所谓叫八方献宝,我想因为他们是在西北经商可能跟西域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交流比较密切,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图案,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因此说它是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根据它的市场情况,我给了一个40000元钱这么一个价格应该说这是最低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40000年人民币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