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宝物回顾

错金银铜壶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2日 15:03


  藏品名称:错金银铜壶

  收藏者:苏炳辉

  藏品来历:这件藏品是持宝人的家传收藏品。

  藏品特征:这只铜壶,质地细腻,颜色黑中透亮。壶体为侈口、圆肩造型,肩的两侧有铺首衔环双耳,腹部向下斜收。壶上的纹饰有两种,壶颈和壶肩以雷纹为地,上边用凸雕的兽面纹作为主体纹饰;壶的腹部装饰蕉叶对夔纹。壶高29厘米,腹部直径19厘米,壶口直径12厘米,壶的表面嵌金错银。

  相关背景资料: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最早的礼器出现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礼器是陈设在宗庙或者是宫殿中的器物,常在祭祀、朝聘、宴飨以及各种典礼仪式上使用,除此之外,礼器还用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等级。在后来的宋、明、清三代,统治者为了达到王道之治,都曾不同程度地掀起过复兴青铜礼制的浪潮,复制了一批铜礼器。清代复制的铜礼器,主要仿造宋代的蓝本,制品有方鼎、壶、铜觚和熏炉等等;清代的铜礼器在制作上追求华美,常常在器物表面鎏金饰银,纹饰也比较有特点,兽面纹多呈蝴蝶状,夔纹则呈鱼纹的形状。


  鉴定专家:丁孟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从事青铜器、铜器鉴定工作22年

  专家评述:“这是一件清代中期宫廷造办处铸造的作品,它的铜质细腻,为了迎合当时帝王的喜好,这件铜器的表面,也是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错金饰银的装饰工艺,另外铜器表面黑中透亮,其原因是宫廷造办处的工匠们,为了保护前代和当朝制造的铜器珍品,为了使它们不再生锈,对它们的表面都采用了打磨和上蜡的手法,这件铜壶是仿造早期青铜器铸造的,虽然它的风格与商周青铜器相比已经相去,甚远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和科技信息的重要价值,是赝品所无法比拟的。这件偶然流入民间代表着宫廷造办处铸造水平的铜壶,五万元的价格,是现在市场的一个客观价值”。

  专家鉴定团估价:50000元人民币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