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本期内容更多

西方文化的纸上旅游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4日 10:18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又在《读书时间》节目中与您见面了。今天我首先要向您介绍的这本书叫《黄河十四走》。这是一本以画家的文化考察笔记为线索整理的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图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14次率队考察黄河流域,取得了丰硕而且宝贵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在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到今天有很多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绝。仅仅十几年,本书中所记录下的这批文化瑰宝已成为绝版。艺术大师黄永玉说:《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看过了具有浓重东方色彩的《黄河十四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再向您推荐几本介绍西方文化的图书。先来看这本《西方哲学精神》。本书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积多年研究心得写成的一部力作。特别适合非哲学专业读者的是,作者有意对一些历史背景谈得很多,让这本书非常好看,决不枯燥。在分析、评价从古代到近代西方哲学史上著名人物和流派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由中西比较视点出发,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若干特质进行了阐述。

  这本书的书名叫《西方文学之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面向青年读者撰写的一本西方文学史随笔。这本书从希腊神话开始,一直写到贝克特、索尔·贝娄、杜拉斯等当代经典作家结束,写法轻松,文笔优美,富有个人感情,将作家的激情、文采与学者的广博、严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文学评论家李陀在序言中说,这部书讲的故事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故事的讲法:把对文学史的讲述变成了对文学的鉴赏。


  接下来向您介绍一套《彩色人文历史丛书》。先来看这本《刑罚的历史》。有一句话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正像此话所说的,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刑罚就是酷刑,从伤人皮肉到灭绝肉体。这本书所介绍的主要是欧洲的刑罚史,尽管也涉及到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但我们所见到的更多还是长时间笼罩着欧洲的司法黑暗。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理性和人道主义已经成为人类主流的刑罚观,在世界大多地区,骇人听闻的酷刑已被废止。本书让我们重温这一段并不短暂的酷刑史,审视人类文明进程中无可避免的“恶”。


  再来看这本《神话的历史》。用一本书的有限篇幅,将世界各地的神话尽收眼底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是这本书做到了。在大量引人入胜的图片的支持下,本书运用独特的体例,一方面广泛收入遍布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的神话精华,一方面将这些不同神话中相近的内容按专题加以分类,横向排列,相映成趣,令读者在鲜活的比较和简明的叙述中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


  这本书的书名叫作《医学的历史》。它以简约轻松的笔法,带我们领略了自史前原始卫生直至当今DNA疗法的人类医学发展全过程。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痊愈是人生不断的期盼,人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摆脱病魔、对抗死神的历史。站在20世纪以来医学的革命性成果上回首过去,你会发现从巫医合一的年头直到19世纪结束之际,数千年时间里人类的医学进步的确十分有限,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正是这段过于漫长的,充满苦难、折磨、探索和不确定性的黑暗历程,令人类理性与良知的光亮得以加倍辉映。于是,穿行在这个绵延千万年的治病救人的大故事中,动人的东西也许便不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丰富表现。


  再来看这本《哲学的历史》。在介绍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哲学对世界的影响曾经是无与伦比的,但到了今天,它却已是最感危机的一门学科。本书的出版无异于给哲学史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清泉,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野,图文并茂、意趣盎然。它以十分大胆的方式处理了哲学的历史,把人类数千年的思想成就浓缩成80个简洁的篇章,艰深的思辨被化为轻松的叙事。这本辑录精华的哲学史,同样没有遗漏任何一种公认的重要哲学门派及其代表人物,让您得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一门最复杂的学问。


  接下来向您介绍的是这本《从黎明到衰落》。它的副标题是《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这是一部绝妙好书。本书论述了从1500年起至今约五百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从文艺复兴的根源到说唱音乐,作者均娓娓叙述,并将自己在漫长人生中的思考融入其中,使本书内容丰厚并具独特的魅力。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论学识的渊博和思想的活跃环顾当今世界无人可与之匹敌。

  最后为您介绍的新书是这本《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这本书讲的故事,取材于亚瑟王传奇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亚瑟王传奇是中古欧洲文学的瑰宝,在西方流传之广,大概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本书中一共包含了九个故事,基本涵盖了亚瑟王传奇的主要人物和神话母题。本书的主旨不仅在介绍亚瑟王传奇,更在于射影日益全球化的现实,是一本寓言式的作品。

  好了,新书就先为您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就请您进入我们本期的专题《西方文化的纸上旅游》。

  《黄河十四走》(上下册)125元

  杨先让 杨阳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西方哲学精神》(插图本)48元

  何兆武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方文学之旅》(上下册)79元

  徐葆耕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刑罚的历史》35元

  [英]凯伦·法林顿 著 希望出版社出版

  《神话的历史》35元

  [英]维罗妮卡·艾恩斯 著 希望出版社出版

  《医学的历史》35元

  [英]罗伯特·玛格塔 著 希望出版社出版

  《哲学的历史》35元

  [英]马丁·奥利弗 著 希望出版社出版

  《从黎明到衰落》(平装)68元

  [美]雅克·巴尔赞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玻璃岛》28元

  冯象 著 三联书店出版

  大标题:西方文化的纸上旅游

  解说词:

  现在您看到的这个大眼睛男孩,不用我做过多地介绍,很多人恐怕一眼就认出了,他是哈利波特。作为一本小说,《哈利波特》一面世就打动了无数孩子的心。根据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上映仅一周就突破了全美票房的一亿元大关。小说和电影相继引进中国以后,与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大获成功。但是对于我国观众来说,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哈利波特与欧洲中古时期的亚瑟王传奇有关。一个现代童话怎么会与古代传奇有瓜葛呢?《读书》杂志副主编、《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一书的责任编辑李学军告诉我们,因为亚瑟王传奇在欧洲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李学军(《读书》编辑部副主编):

  也可以说是它那个文化和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源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比如它里头也提到,就是流传非常广的,现在像哈利波特很受欢迎的这么一个,因为像哈利波特这种故事是典型的西方的故事,它背后是有很深的文化背景的,而我们可能很大程度上对它那个文化背景理解和了解得就不是很深,只是注重于它的故事。西方文学、文化,那个所谓的历史性,我想跟中国是一样的,它有很强的历史性,它会把它的那些文化背景的东西都融在现代的作品当中,那样对我们来讲,可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了解,对这方面的背景知识了解少一点的话,对它的这个现代作品的了解可能就会有出入,这也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一个可能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解说词:

  小小的魔棒,具有神奇的魔力,既能够造成很大破坏,又可以创造各种奇迹。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一根魔棒,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地理解西方文化呢?答案是:有!那就是《圣经》文化中的宝剑和圣杯,这根神奇的魔棒,在《玻璃岛》一书中有很好的描述。

  李学军:

  它里边提到的哲学家石,就是哈利波特和魔法石里边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哲学家石的原型,原型就是哲学家石。

  解说词:

  在《哈利波特与神秘的魔法石》中,魔法石是一种能让人长生不死的宝贝。邪恶的魔头想尽千方百计要得到这个宝贝,哈利波特为了捍卫这个宝贝,与大魔头进行了殊死的较量。

  其实,所谓魔法石,在《哈利波特》一书的英国原版中被称为哲学家石,也就是亚瑟王传奇中,圆桌骑士寻找的玻璃岛圣杯。据传说,它是盛耶稣血的酒盅。见到它的人,可以享受永恒的幸福。到了中世纪,由于受炼金术传统的影响,圣杯变相为神秘无踪的哲学家石。因此,我们可以把所谓魔法石看作是《圣经》文化中圣杯的化身。

  李学军:

  西方文化也可以说是,就是《圣经》文化的一个源头就是圣杯与剑。就是他们西方文化经常用来表述各种各样的他们的那个现代理念的经常用的一个文化符号性的东西。

  解说词:

  虽然做了这么多解释,可是对于那些不太了解西方文化但又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观众朋友来说,恐怕还是没太说明白。看来,要想彻底打破文化隔膜,我们还得多看些这方面的书才成。《中国图书商报》的宋文京先生,今天就为我们推荐了很多好书。


  宋文京(《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主编):

  这种写西方的像文明史、文化史、社会史、生活史,还有像文学史这种书就在这一两年出得特别多,比方说像徐葆耕先生的《西方文学之旅》,还有何兆武先生的《西方哲学精神》,还有山东画报的《生活在遥远的年代》,华夏出版社出的《失落的文明》,都属于类似的这种出版物,就是整体上看来,它都是反映西方的这样的一个历史,写给普通人看的,就是给普罗大众的,给普通读者写的这种通俗的图文并茂的,能够利于阅读的,而且内容上是非常广泛。现在包括希望出版社出的这套《刑罚的历史》、《哲学的历史》、像《神话的历史》、《医学的历史》,比方说它这四本书实际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联系,而且是分门别类的,各个领域的。但是它放在一起我们看,这个书非常好看,非常人性化,里头又有图又有文,而且都是在写法上,是那种用非常明白晓畅的语言,通过通俗易懂的,深入浅出的这样的一种出版物。

  解说词:

  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已经年逾八旬了,但说起他研究了多半辈子的西方文化来,老人的思路依然清晰活泼。最近,何先生出版了一本新书《西方哲学精神》。在采访中,老先生兴致盎然地跟我们谈起了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何兆武(学者):

  西学的哲学或者西方的文化,我们普通都是分成三个阶段,就是古典的,古代的,就是希腊、罗马,第二段就是中世纪,或者叫中古,那么这一段大概是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这一千年,这就是西方的中世纪,按我们说相当于西方的封建时代。那么到十六世纪以后就是近代了。其实古代和中世纪这两段,应该说每一个文明的民族都有这两段,我们可以叫它传统的文明,或者传统的社会。那么只有近代这一部分,就比较特殊了,因为近代这部分呢,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或者各个民族,或者各个不同的文明,在十六世纪以前都没有近代化,都是传统的,简单地说比如说农业社会。只有跟农业社会相应的就是农业社会文化,这个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也是单纯再生产的方式。古代和中世纪的农民,他的生产是单纯的再生产,年年重复,所以他那个生活方式也是年年重复,就是太平盛世大概也是年年重复,大概一百年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到近代就不同了,近代的社会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社会,就是说它那个生产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的,不断地改进的。生活既然是这样的,思想也随之不断地变,所以古代的思想,比如说一百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近代思想一百年就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变化。飞机发明到现在才有一百年,那么一百年以前的那个最原始的飞机,1903年,刚刚一百年,1903年是人类最早的飞机,好像一个纸糊的蜻蜓一样,像一个大玩具一样,飞了两百米就完了,当然那是第一步,一百年以后,现在我们的飞行可以上月球了,可以探测火星了,可以造人造卫星,两个小时就可以转地球一圈,那你从前是梦想不到的。第一次人类环球航行是航海,是麦哲伦,他是航了三年,绕地球一圈,现在两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现在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不断革新的。这个近代的生活最开头是在西方,这一点是西方走在前边的地方。

  解说词:

  走在前边的近代西方文明,对于十九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却不是福音。西方列强靠着他们手中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古老中国的门户。在当年的中国人看来,先进的西方文化带来的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李学军:

  现在我们看待西方文化,跟一百年以前,心态上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包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讨论西学为主,中学为主这个问题,就是把这个西方文化作为对中国的一个很外来的,但是又是很强大的影响势力来讨论,就是我们应该在这里边选择,就是选择生死存亡的那种感觉,好像是很重的,所以压力很大,在这种面前你是要坚持自己的文化,还是要全盘西化,还是要西学为体,还是为用,这种讨论就体现出当时这些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这种焦虑。那么8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刚刚打开国门,改革开放,所以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基本上还是局限在一些知识分子、学者身份的人在做,而且8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一打开国门以后,大量地介绍西方的文化、学术,这些东西就全进来了。


  宋文京:

  实际上我如果用一个比喻,那时候是开了一扇一扇窗,我们和西方由于屏蔽了很多年,隔开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说所有的东西来的时候都是很新鲜的,它很强烈,当然了那时候有很多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所以说有很多都是译介性质的,就是包括我们说的译注性质的,是编注的感觉,所以说它是一种介绍性的,而且给我们非常大的冲击力,一种新鲜感,那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点的感觉,是一种窗户里头透出来的丝丝的光,是那种不连起来,就没有一种整体的感觉。现在如果还用这种窗户作比喻的话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好像我们现在跟过去住的房子也不一样,过去比方说我们是那种农民似的房子,比方说它的窗户就是很小,现在就不是,都是落地大窗,完全是四围通透,你坐在那里头你可以看见完全就是全息的一种西方的景象,再加上我们加入WTO之后,我们和西方没有特别大的障碍和阻隔。

  李学军:

  我想现在已经能够以比较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事情,中国人也更能以文化平等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所以这个范围,西方文化能够遍及的范围,我想肯定比那个时候要广得多,而且二十年来的积淀、积累,大家对西方文化的很多东西也不再陌生了。

  宋文京: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再选择,就在这种落地窗户里头看的时候,他就开始选择好的风景了,是他自己想要去看那些好看的东西。

  李学军:

  所以现在可以说对待这个文化的态度,应该说比那个时候更成熟了。

  解说词:

  又是炮声隆隆,杀声震天。但这一次听到它们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已经与一百多年前的国人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我们是轻轻松松地坐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欣赏着海外大片《战争与和平》的场面。这部根据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经典,曾经荣获了第四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第二十六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片两项大奖。但说来奇怪,在我们粗略的了解下发现,真正完整看过这部巨片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还真不多。进一步推想,看过托尔斯泰原著的又有多少人呢?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享受阅读西方经典名著的乐趣,清华大学教授、《西方文学之旅》一书的作者徐葆耕先生经常拿自己的感受来现身说法。


  徐葆耕(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比如说托尔斯泰,我的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我在中学的时候我看托尔斯泰的作品,那个时候是十四五岁,看《战争与和平》,也不是看得太懂,但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说好像我内心的一些想法,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但是被这个老头写到他的书里头去了,在保尔康斯基或者在彼埃尔的,他们想到的一些事情,他在书里描写的一些东西,好像都是我原来想过的,我也不认识这个白胡子老头,而他居然在他的书里写了我没有跟任何人讲的非常隐秘的一些,甚至我觉得羞于启齿的一些,作为一个少年的一些念头,结果都被他写到书里了,这种感受特别强烈。所以我就觉得,在这种感受里头,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文学的一个最深刻的东西,就是说如果一个作家,他是一个经典作家,他对人类的灵魂有深刻的认识,他能够很艺术地把它表现出来,那么它必然是全人类的,哪怕我这么一个少年,我也被它给包括进去了。所以我就要用我自己的,这样一些感受,我就讲给学生听。学生也觉得很新奇,然后他们就意识到了说,我一定要找这样的书去看。

  解说词:

  徐葆耕先生著书和授课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深入浅出,因此十分受学生们欢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他是怎样点评《安娜·卡列尼娜》的。

  徐葆耕:

  安娜一下了火车,看见她丈夫第一个感觉就是说,他的耳朵怎么这个样子。各位想,这件事儿很奇怪了。因为她跟她丈夫一起生活8年了,或者是10年。小说里有的地方写8年,有的地方写10年。你还不知道你丈夫耳朵长什么样吗?怎么会一下子感到奇怪了呢?就是说,如果你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你是觉得非做不可的;但是你做了又觉得好像有一点不对头。就这时候呢,你们的班主任或者是辅导员找你去谈话了,就把你给训了一顿,训得你没有话说,因为他说的话都对,但你心里头又非常地憋闷。出来以后碰到你一个好朋友好朋友就问你:你怎么了?是不是挨批了?你这个时候又不愿意跟你的好朋友去说这件事,因为说不清楚。你就说:你注意过没有,咱们班主任老师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这叫什么呢?我们在心理学上这叫作情绪移植。你有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你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发泄的窗口,你就会把它转移到他的面容上去。你觉得这个人特别反感他的时候,你看着他鼻子也不是鼻子、眼睛也不是眼睛。所以呢,我们说,这时候安娜一下子感觉她丈夫的耳朵特别难看。为什么呢?当然各位心里明白,这是因为他遇见了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点燃了她内心的爱情的火焰。

  解说词:

  十七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无论对于莎士比亚,还是对整个西方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年,《哈姆莱特》诞生了。《哈姆莱特》被公认是莎翁的代表作,是西方戏剧史上的奇观。对于生活在四百年后的我们来说,《哈姆莱特》也并不陌生。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对这句著名的哈姆莱特命题都是耳熟能详。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很随便地找到很多。如此不难看出,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宋文京:

  应该说我觉得现在真是一个,一个是价值多元,选择多元,阅读多元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要想兼容他们所有读者的需求,完全兼容是不可能的,但是部分地兼容,部分里头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些思想的文化的智慧的内核,给普通读者,我觉得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也是一种中国出版阅读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编辑:小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