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0日 17:42 来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0日 17:42 来源:
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也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来著名文学家,有不少人是热烈的琴乐爱好者,如孔子、蔡邕、李白、杜甫、嵇康等,唐宋描写听琴、弹琴的诗词更是车载斗量。而“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也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确定,并一直流传延续至今。现在常见的古琴式样,一般长为110厘米,琴头宽17厘米,琴尾宽12厘米,分大、中、小不同形制,琴弦根数有五弦、九弦、十弦、十二弦、二十弦等多种。最常见的是七弦,所以古琴又有“七弦琴”、“绿绮”、“丝桐”、“焦尾”等别名。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纯净,其低音浑厚如金石,高音清亮而甜美,加上“散”、“按”、“泛”三种基本取音方式,使古琴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而“走手音”和滑音,还有润饰性指法构成了琴“韵”的虚声,使琴声实现了音、韵兼备,虚、实映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琴派别较多,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等,所以形成的代表作也不尽相同。现在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琴谱有《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凤求凰》等。
古琴艺术在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和思想史等诸方面都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成为中国继昆曲以后第二个申遗成功的同类项目。
责编: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