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电视诗歌散文 > 正文

沈从文的故居和墓地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9日 16:27)

  作者 王吟(贵州)

  作家沈从文出生在湘西的一个边城小镇——凤凰。这里紧靠着沱江,依山伴水,美丽的如同一幅清新的图画。

  故乡之所在于此,想必是一个人人生的幸福。就这一点而言,沈从文的内心是清楚地有所认知的。在其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直观地或间接地在各种层面描绘着自己的故乡,幸福、忧愁、欢喜、悲凉,皆深刻地表现在他的文本中,透出故乡对沈从文如刀般铭刻的记忆。

  这也是许许多多感情丰富和神经敏感的文学家一个共同的特征。

  沈从文孩童时的名字叫沈岳焕,15岁前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便是生活在凤凰城内中营街10号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现在,斯人已逝,这座青瓦白墙、土木结构的四合小院已经向游客开放。

  穿过长长的狭窄小巷,越过巷道内众多的小工艺纪念品商摊,在巷道的一处拐角处,你便会看见一座普通的、具备典型湘西特色的四合小院。院墙和门都普通得与其邻的小院无异,只是那块刻有“沈从文故居”的石板提醒着路人这里的不平凡。购买了门票进入院子,中间是天井,有正房3间,厢房4间,前房3间。房子和摆设都已经很古旧了。在故居正屋的大堂中摆有沈从文的头像雕塑和素描画像,在左侧的厢房里,静静的放着沈从文各种版本的著作。据说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就出生在这左边大屋的卧室内。另外,故居里还呈列着他曾用来完成《边城》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两部著作用过的桌子和睡过的床等遗物。

  故居中前来观瞻的游人如织。沈从文15岁是离开故乡,其后大半生漂泊京城,但他重要的作品几乎都与故乡和故乡的那条日夜流淌的沅水有关。相信众多到凤凰古城来的游客都阅读过他的小说,甚至有些人就是为探寻他小说中的那些风情和意境专程前来的。

  斯人已逝,当年沈从文先生周遭的贴身事物已经成为那些阅读过他的文本的人瞻仰的景致。沈从文对故乡景物和人情风俗的琐碎叙述闪现在他作品最微妙的故事中。最终,这些琐碎的闪亮光泽伴随着他灵魂的内核照耀着二十世纪的种种沉渣。这光照如同沈从文先生所执著地用文字跳动的坚硬的舞蹈,是精神不灭的象征。

  沈从文故居的这座小院据说是他的祖父于清同治初年(1866)所建。在穿梭往来的游客中,我随意找了处角落坐下,试图从身下铺着的红岩石板和视线中那些土红漆班驳的木板、木格窗棂中感受到些许历史的印痕,但在努力许久后却发觉这种想法的徒劳和可笑。我发现,在这古老的院墙角,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那些历史的印痕如同变幻无常的迷局,让我的尝试就像一次盲目的冒险。而认真地想来,也惟有沈从文笔下的人物,持有比我的这样的想法更美的单纯。

  故居的院墙不高,但封闭着与外界的联系;门前的小巷不深,但通往巷口的路径暧昧而模糊不清。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揣测沈从文当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出小巷离开故居的,但是透过岁月的枝蔓,我还是听见他少年的脚步踏响小巷石板路的声音——干净而清脆。

  沈从文墓地位于沱江畔的听涛山,从古城的东门城楼外的虹桥前沿江下行3华里路程,到得听涛山,从山道向右拾阶而上,不远处便能看见一块石碑,上写“沈从文墓地”5个遒劲大字。再不远处置有一块竖长的石碑,上面刻有画家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墓地建在一块狭长的小草坪上,没有坟冢,只树有一块6吨多重的天然五彩石,石正面镌刻的是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背面是沈从文的姨妹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其联句尾四字:“从文让人”透射出先生一生的高风亮德。沈从文墓地清幽静谧,四周绿树环抱,墓地上和四周的草坪上摆放着无数的野花和竹编的一些蝴蝶,这些都是前来拜的旅人们留下的。

  人总有一死,书终将传世。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从先生留下的著作中来了解和认识先生这个人。对故乡、对所爱的人和所恨的人,先生都执著地将之反映在自己的文字中。在他那些广为人知的小说中,仔细的人会发现其间充盈着爱情和死亡这两种极端差异的命题。他们还会发现,先生的文字平淡而优美,但又从中透出冰峰一般的坚硬。于是,众多的人眼中看见了不同的沈从文。有人认为他优雅而单薄,没有力量;有人认为他刚硬而有血性,但容易幻灭;也有人评价他有很深的思想,而且永远的固执。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阅读沈从文的文字时,总是会首先强烈地感受到那些词句中漂浮着的唯美和淡雅。说起来,这是一种多么熟悉的气息呀。就像是我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夜梦中依稀呼吸到的气息——温情、纯粹,随着窗外的沱江水闪烁着复杂的记忆。

责编:小文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