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凤凰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2日 17:16
有这么一座小城,她静静地存在着,青山和碧水包围着她沧桑古老的面孔,记录了她亘古不变的历史。它就是——凤凰。
——题记
作者 董夏青 刘胜军
相传在大湘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跃然飞出一只火凤凰。火凤凰涅槃后,演化成一座风光如画的美丽小城,它就是湘西古城——凤凰。
小城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以它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征服着世人。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就将它赞为中国最美的小城。沱江穿城而过,江流舒缓、水平如镜,舟行款款,如滑动在琉璃之上。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河水晶莹透澈、纤细可见。水下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远处画桥如虹,飞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致。两岸青山吐翠,城郭峨峨,悬楼吊脚,一并倒影在那清流之中。影影绰绰,似幻还真。一汪清澈沱江水,养育百年性情人。就是这泓从高山峡谷中奔泻而出的江水,千百年来一直与古城人的血液相溶在一起。沱江的水是平和的,一如今天凤凰人平静的生活。沱江的水是清澈的,她似乎又与凤凰人达成了一种永恒的心灵同构。她那处世不惊、优游闲适的禀性流溢出凤凰独特的人文精神。
吊脚楼沿河而搭,站在不同的角度观望,吊脚楼都会有不一样的情趣。隔岸站立凝望,吊脚楼像兵士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严整中透出几分活泼。隔岸侧面遥望,吊脚楼像江岸上搭建的古栈道,那些粗细不同、有高有矮的木柱,像一个个历经沙场的壮士,把坚挺的双腿插入江中,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担起了整个古城的重量。这些不仅仅体现着凤凰先辈的审美情趣和建筑理念,更是凤凰人坚韧不拔、桀骜独立精神的体现。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温柔细腻的线条,包裹着几许轻灵、几许柔情,它们就像凤凰的女子,作风豪放、外形纤柔、内心善良。那曲曲折折龟裂的木板,像涂了柏油一样乌黑,曾经荡漾在表面上,那一层流光溢彩的生命力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暗淡、沧桑,以及那内在的坚韧魂魄。
这是一座有灵魂的小城。所有与这座小城相关的情感,沉淀到了一块块或青或红的石板上,汇集到暮色中城楼的月晕里,流淌在静静的沱江水中。依城而过的沱江,夺走了历代凤凰人所有的爱与恨。逶迤曲折的一条条石板街,记录了凤凰城万物的生老病死。
岁月的长河,静静的在凤凰城的一条条石板街中流淌。每一个屋角,每一角飞檐,都是一个传说,都是一个梦。世世代代的凤凰人都是生在一个个故事中,死在一个个传说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凤凰的石板街最初为红石板,形成于乾隆年间。当时的凤凰,商贾云集,来自江西、福建等地的客商在此开店设号。这座小城中汇集了各地的文化精华。一代代的凤凰人从这一条条石板街上走过,或轻或重的脚印,永远的重叠在了一块块或红或青、或宽或窄、或方或圆的石板上。这一块块的石板,便记载了凤凰城和凤凰人的历史。
就在近代中国百多年历史中,从凤凰城中走出去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就有188人。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化大师。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自称“乡下人”的文坛巨匠沈从文、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哪一个不是从凤凰巷陌里走出来,而后进入历史的大舞台。也许这就是人们千里之外寻找这个群山环抱中小城的全部理由。但他们并没有占去凤凰的整个灵魂,古城的主角、中心人物,仍然是芸芸众生。
生活在凤凰城中的人,汲取了这座小城得天独厚的灵气,他们或擅诗文、或工丹青。最朴素的如城墙根下锉花的老妇。在凤凰,几乎人人都有一门深藏不露的看家绝活。生活在这么一座充满着灵性的小城市中,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正因为如此,凤凰人才如此眷恋着生长于斯的这座小城。眷恋着这座小城中的一条条石板街。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凤凰永远是凤凰人的故乡,不管他走了多远,看过多少地方的云,走过多少地方的桥,喝过多少地方的水,爱过多少地方的人,他们的根,依然在这座美丽的小城。大多数的凤凰人,似乎都不愿意离开这座小城,即使离开了,他们的根仍在此。千年万年之后,他们的魂,依然飘在这座小城的老街上。
历史的巨人,在湘西把笔锋抖了一抖,抖出了一座精致的小城,留下了满城的故事,留下了亘古缠绵的情与爱。
6月10日22:02(三套)《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播出电视散文《边城印象》系列之《小城凤凰》,敬请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