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史话》
------专家专访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5日 16:25
这个说童宾跳窑,实际上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窑炉实际上是靠这个窑材,把这个温度烧上去。当烧瓷器要烧到1300多度的时候,它(窑炉)必须密封得比较好,所以它不可能敞开一个口子来烧,那么热量一起跑掉。这样一来装了瓷器以后,瓷器把窑满好以后,窑门是要用砖封起来的,只剩三个小孔。三个小孔其中两个小孔,还用匣钵把它盖住,只有那个投材孔是稍微敞开一点的。窑材孔跳人进去,那是好难的,人没跳进去就已经氧化了。哪个部分先进去,哪个部分首先就氧化了,所以,实际上是可能性不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清代的时候,确确实实有两个督陶官给童宾写过传。而且,确实景德镇也把童宾捧为一个烧窑的窑神。景德镇专门给他立了一个庙叫佑陶灵祠,所以说这个故事给他这样一搞,似乎又有点儿像真的,实际上是个传说。
前段时间,我看中央台的节目,有报道过汝窑的烧成。汝窑是做贡瓷(的).皇帝要汝窑烧一种什么颜色的瓷呢?叫“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那么,这种颜色是什么颜色呢?就是说雨后天晴的那种颜色。他们汝窑怎么试制以后,总觉得很难烧成。我听它播的,讲的也有人跳窑,窑工跳窑的故事。就像大家一会儿讲“祭红”,烧祭红也是有人跳(窑)的,是个女孩子跳进去了。春秋战国的时候,铸雌雄剑的时候,也是这个工匠的女儿跳到炼剑的炉里,才炼成雌雄剑。有些人也煞有其事地说,这个人跳到窑里面以后,骨头熔到了釉里面。骨头含钙,釉里面的钙含量特别大,大家就觉得可能就是这个人跳下去以后,这个骨骼熔到了釉里面,所以它的颜色非常好。也有这类似的传说,所以像这种版本很多。
|
|
|
|
祭红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一种高温色釉,它的特点是非常凝重,非常柔和,颜色非常深沉,确确实实颜色很好。但是这种烧成温度,它对窑炉气氛要求非常敏感,温度什么其他东西还原的时候,要求非常高,所以不容易烧成。所谓大家都一致认为那种祭红品种,是宣德的时候最好。除了颜色鲜艳之外,它口沿有一圈天然的灯草边。这种灯草边红白相间,似乎对它的色彩有一种新的(对比),实际上显得更丰富。在白(色)的对称下,红(色)显得更红、更鲜。但是祭红后期烧不好。皇帝因为到了比如说嘉靖的时候,皇帝要景德镇烧瓷,烧祭红。景德镇人烧不好,烧不好实际上原因就是工艺上。景德镇陶瓷,不光是景德镇,所谓中国手工业工艺,手工业都有一个传统陋习,都要搞点小诀窍,所谓的秘诀。这些秘诀往往还是传儿不传女,所以中间这种发展很容易中断,没有一种连贯性,所以说祭红到后期烧不好。嘉靖的时候有个文献,就是皇帝要景德镇烧祭红,那么景德镇官员不能说烧不好。烧不好那你不要(被)杀头,前(朝)烧的好,后(朝)怎么烧不好。所以官员为了蒙皇上,他就告诉皇上,讲景德镇烧祭红的这种土用完了,所以只能用矾红代替,有这种文献。所以祭红主要是烧成难度比较大。到了后期,清朝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都在努力烧祭红。康熙的时候为了追求烧这种祭红,但是烧制过程中会出各种各样的红,就不一定完全是所谓祭红的标准色。它就出现深一点的,大家称之为“驴肝马肺”;烧得泛绿一点的,或者偏紫、偏水红的,大家又叫“美人醉”。这一类的东西,实际上后来所谓的“美人醉”这些新品种,都是烧制祭红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品种。对这样的品种不抛弃的话,把它冠之以其它的名字,它就成为一种新的品种。
祭红它颜色深沉,釉面光质非常柔和,后(代)其他的红会流淌,祭红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它不流淌。它自然形成的所谓灯草边,脚部也是白釉的,白颜色的釉它不流淌。而其它的红流淌。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叫钧红,钧红流淌的非常厉害。它垫柄上粘在一起,到时候还要把它敲掉,敲掉后打磨。而且钧红最大的特点,大家一看钧红和祭红的区别,祭红是密不开片的,没有裂纹。而钧红是有裂纹的。产生的原因就是烧钧红的时候,它是先烧素胎,烧好素胎以后再上那种红釉,上了红釉以后到窑里面一烧。它因为一个是烧好的瓷器,而且那个釉,它两个收缩率不一致,因此它就会开一点小的细纹的裂片。
(版权归中央电视台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