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一月“星光奖”获奖作品系列二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03日 14:26
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文学奖是对做电视文学人的一种鼓励,因为每年除了获奖的那一天,做文学节目的三百六十四天都可以说是在寂寞之中。文学的本质就是寂寞、寂静,所以获奖有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尤其是连续五届蝉联优秀栏目奖、连续三届囊括电视文学奖项。获奖后,你知道了这是孤独的回报。
如“星光奖”一等奖获奖作品《高原随想》,是电影学院导演罗登和重庆作家李钢首次合作的作品。这部作品从前期拍摄到文本创作,再到后期剪辑,每个环节都跳出了以往电视散文的创作模式。他们选择在寒冷的冬季,前往海拔四千八百米的康定高原拍摄。在那样一个高度,那样一个季节,又是那样一种沉寂的环境里,人的思维会变得缜密,对人生也会有更直接的体验。寺院的一声钟声或是从一座远山飘至而来的歌声,让作家才思泉涌,拍摄完毕三天后即写成了《高原随想》;而导演罗登也颇得机缘地实践了一次他的电影手法。从画面节奏、音乐选取、同期声效果以及特技编辑,都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或者说那是一种很沉得住气的艺术特质。
再如二等奖获奖作品《穿越卡拉其库》是新疆作家刘湘晨踏着当年唐僧西行取经之路,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部电视散文。新疆地理位置复杂,卡拉其库沟口更是环境险恶,当年唐僧所经之路何等艰难,今人已不得知。但刘湘晨却通过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发出了“每每想到一个鲜鲜亮亮的唐僧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频频出现,倍感滑稽”的感慨。见己所见,发己所发,这样才能是一部有见识、有思想的作品。
又如电视散文《父亲的漓江》,这部作品立意别致,作者、导演兼一身的张榕蓉从选题开始,就决定不直接从“山青、水秀、洞奇美”的漓江风光入笔,而是根据自己儿时的漓江记忆,泼重墨于老一代漓江人的水上情结。因为在父辈的眼里,漓江不单纯是风景、风光,漓江更是养活家的家,或是让心有所归依的家。正是从这个角度,《父亲的漓江》突破了单纯抒情的框架,用淡淡的叙事结构,表达出了人与江、江与人的关系,使作品的主题于平实中得到更悠远的升华。
十一月,我们把这样一批获奖作品奉献给观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原随想》 11月13日22:02播出
《穿越卡拉其库》11月20日22:02播出
《父亲的漓江》 11月27日22:02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