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18日 11:13
作者 何万松
彝人喜爱的伞,是一种黄色的油布伞。晴也遮阳,阴也挡雨。火把点燃的时候,仿佛就是伞的节日。
火把节,去彝族聚居的布拖县,黄伞组成的块与面印入眼帘,便让人怦然心动。那是一条伞的河,在阳光下安静地流淌,也似一条金灿灿的彩带,飘然于潮涌般的人群之上。
同村同寨的姑娘,三五人,十来人,排成一队撑起黄伞,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黄伞就像一簇簇怒放的山花,点缀在纯净的蓝天与厚重的土地之间,使凝重的高原也轻盈起来。
黄伞下的彝族姑娘才会展露风采,展露美丽。黑色或白色的羊毛坎肩,夸张的修饰双肩,也衬出头上、颈上、胸前的银饰。脚下细密的步子,燎起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裙裾,便会有步步生莲的飘逸。
为贫瘠生活的重压而艰难生存的彝家人,只有在每年一度的火把节,才会做这样一种隆重而素朴的展示。展示自己的美丽,展示生活的希望。山中的女子深知美的价值。
阳光透过黄伞,给伞中人凭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神态自得的彝族女子,渐渐让我感到一种娴静,那是凸现于青色岩石和褐色泥土的安详。面对陌生的镜头,却不免羞涩。黄伞顺势就垂了下来,像屏障一样。黄伞护卫着美丽,也护卫着羞涩。
成队成列的黄伞,在人群中穿梭。空坝里的黄伞,则围成圈,缓缓地转动。“朵洛荷”的歌声随着黄伞一圈圈泛开,此起彼伏地在天地间回响。“挥舞火把如彩虹,说火把像云雀鸣,耍火把似锦鸡跃,唱火把象金蝉鸣。”黄伞下的歌不曾高亢,却不失响亮。我断定,没有黄伞的火把节,定然少了许多无言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