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策划眼中的《东方之子》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14日 16:40)
七年可以干成很多事。例如可以恋爱结婚生子,可以买房买车养小蜜,也可以由本科生念成博士后。
七年可以造就很多人。据本人的推算最短五年就可以造就一个东方之子,很多海归派也就是五六年功夫后混上电视指手划脚,更不用说身边的同事纷纷成人(制片人)成腕的。
七年中,身边的兄弟已换成了《连线》与《故事》,而《之子》依然是《之子》。七年之后,由选题策划变成了执行策划,我还是我,只不过身边换了一拔八十年代出生的实习生。
《东方之子》几经改版,历尽波折,一直未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一度变成《面对面》,不到三个月又再度复出,更被贴上“以德治国”的标签,可见《东方之子》有其自存之道,不以任何人(包括制片人、审片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不想惹自吹之嫌,对于《东方之子》优良传统创作理念自有资深编导和主持人去总结,我只想从策划的角度谈谈我现在的认识。策划负责选题和决定拍的内容。拍什么,当然是拍人生精华。“浓缩人生精华”这个广告,喊了八、九年,有必要反思一下。记得最早这个广告语后还有一句“尽显英雄本色”,“精华与本色”是创作东方之子的主旨所在,浓缩了七、八年“人生精华”,讲述了七、八年人生精采片断与不平凡体验。那么,我们的工作意义,仅在于向大众传递这些成功人士民族精英的传奇故事与高峰体验吗?我们可能越来越陷入节目之中不能自拔,而忘记我们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拍“东方之子”?我们为什么在现在要选择这个人物拍东方之子?东方之子太多讲述过去的辉煌,功成名就喜说英雄家史,连坐而论“道”也仅仅是说一点人生感悟,《东方之子》成了《我的记忆》,至于“人物记忆”所透射的精神价值与我们节目的价值取向及主创人员的精神理想有多大的相关性,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否有自觉的认识。
《东方之子》可以拍得很美很艺术很感人很好看,但是否有魂,感动完了记不住什么;《东方之子》可以追逐新闻人物,但其新闻价值会不会如朝露昙花一现,到季度评奖时连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史家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每一个东方之子都是为当今时代服务的,每一个东方之子都得表达着主创人员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认识,提倡什么,批评什么,反思什么,警示什么,揭示了什么,解释什么,“东方之子”的意义是否就在于其思想与创造性。
记得有一年评论部年会的一个小品节目中,把《东方之子》广告语“浓缩人生精华”改为“浓缩人的精华”,话糙理不糙,作为“人”的精华,不会是躯体和器官,当然是人的智慧与思想,是“人”之“道”。
浓缩人生精华是在时间坐标系里做人物,易于使人流于线性思维,而我们换个角度理解东方之子,从人物的思想史研究出发,浓缩其思想精华,着眼于现在与未来的思考,那们我们的节目是不是更有意义。
可能有人指责我太主观化,我不以为然,“东方之子”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主观标签,任何选择与判断都有主观之嫌,我现在的理解的“东方之子”不是人物的客观传记,也不是人物的自传,它是人物评传,要映衬评点者的价值观和评点的原因,如果这样,东方之子创作的定义可能是:揭示人物在何时怎样造成了人类智力或文化的进步。而着眼于现在与未来,对一切落后的现象的批评与反思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前不久,我拍了一个东方之子是地球化学家谢学锦院士,做了两集,上集讲述他的科学人生,有成就叙述,也有揭示忘我工作精神的细节渲染,典型的浓缩人生精华。下集讲他和父亲的关系,着眼于“两代院士”,试验一集包含两个人物的做法。还想对比两代科学家不同的命运,由于其父一直被另一位在学术界齐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气遮掩和不正常政治与学术空气压制,在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这一点片中不便提及,总觉遗憾。不过现在反思,最大的遗憾还不在于此,尽管做了两集,我仍未能把这个人物思想的先进性揭示出来,例如他提出的环境污染的地球定时炸弹观念,对于政府所忽视的采矿的生态成本观点,引进外资提高中国矿产的国际竟争力等现实性很强的观点,作为一个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的思想能走这么远,他的思想的前史和后史中肯定还有很多超出我们思维常识之外的智慧,我想如果增加这些内容,我做这个人物是否更有意义,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我并不强调现实性很强的新思想就是前卫的思想与先进的思想,前卫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很多过去人的观点至今仍是前卫的。那么,东方之子的记忆,从其心路历程透视的思想史与心灵史在今天是否仍是浓缩了“人”的精华,是否有前卫性,值得策划好好掂量。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七年前,我不懂做人物。七年中我过眼的人物成千上万,策划的人物每年上百,编过的东方之子也有好几十期。七年后,我仍然觉得我不会做人物,这道太深,“识人”远难过“识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认识到做人物值得一个人穷一生精力去探寻。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幸运。
瞿贵祥2002\5\13
责编: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