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节目

物理学家黄祖洽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6日 14:05

  宣传片:一位科学家的生日聚会,为何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大师前来祝贺?在事业的巅峰之际他又为何选择了去当一名大学老师 ,他是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本期大家黄祖洽即将播出。

  主持人:生活当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我们要采访的科学大家,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他们都顶着耀眼的光环,拥有着特立独行的性格,或者是显耀的地位,他们是我们生活当中万众瞩目的人物,然而现实中却往往并不是这样,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耀眼的光芒,他们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我们身边,物理学家黄祖洽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


  解说:在我们栏目组准备采访著名的科学家和一些两弹元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物理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参加一个人的八十岁生日聚会,为了能采访到一些两弹元勋,我们也跟着来到了这里,物理学家黄祖洽就是我们在这次聚会当中发现的一位科学大家。

  杨振宁:华民族对于国防方面所做出来的重大成果,在这个重大成果之中黄院士扮演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朱光亚:祖洽同志是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彭桓武:做研究生时又为钱三强教授所器重。

  李政道: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极历史性的贡献。

  解说:黄祖洽先生于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校期间,他和李政道曾经同班学习过。1946年他随清华大学回到北京就读。1950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不久,他就在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的领导下从事核反应堆理论研究。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入了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阶段,当时,黄祖洽是惟一一位同时参加原子弹和氢弹两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

  黄祖洽:做这些事情跟机遇有关系,比如我搞原子能、搞核武器,时代的需要,当初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说我是学物理的,学理论物理的,做这个事情是国家的需要,那我理所当然就要做。

  主持人:您有一个绰号,叫做半导体。

  黄祖洽:半导体那是因为这样,大概是1960年的下半年,钱先生又给我一个新的任务,就是让我找一些人啊,先开展氢弹的理论预研,就成立一个当时代号叫氢核理论组,我做组长,然后从反应堆,因为我底下有许多搞反应堆的人。

  主持人:实际上是为氢弹研制做理论上的准备。

  黄祖洽:到了1961年的下半年,1961年年底,那个时候,邓稼先他们搞原子弹,他就希望,我也到他们那里去兼差,兼差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原子能所的一些研究结果,可以供他们参考但是他们那边的工作是绝对保密的,所以我是两边兼差的,一半时间进城,一半时间在原子能所。

  主持人:您是那时候为数不多的。

  黄祖洽:恐怕是惟一的。

  主持人:具体的工作人员。

  黄祖洽:当然领导是两边都知道,具体工作人员是惟一的一个同时参加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惟一一个人,当时领导跟我交代说原子弹这边的研究是绝密的,你回到原子能所不能向原子能所的人说,这个半导体名字可能是钱三强先生说的,他说你要做一个半导体,原子能所那边的一些什么东西,你可以提供给核武器研究所这边,就是原子弹这边,促进他们的工作,但是这边的工作呢,是一点不能透,所以是个半导体,他说你要做个半导体可能是他提出来的。

  解说:当时,在原子弹制造理论的研究中,有许多个重要的环节,其中之一就是,提供中子原的金属如何确定,这个问题难住了大家,几经讨论,都没有结果。黄祖洽就把问题装在脑子里,整天琢磨,最后是他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黄祖洽: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就忽然有一个想法,我就推导出一个条件,这个金属应符合什么条件,符合这个条件的金属,实际上就可以定是什么金属,这就是我定出来的。

  解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这一消息,让全国振奋。而当时黄祖洽却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氢弹的研究中。两年零8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正是由于黄祖洽和许多其它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中国从那时起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解说:黄祖洽是1924年在长沙出生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母亲是有文化的家庭主妇,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小时候的黄祖洽学习并不十分用功。

  黄祖洽:小学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怎么好,到了二年级下学期要学两位数的加法,让列出一个算式来,我就不太会,我就看同桌的人怎么做,我就照着做。有一次老师下来检查作业,我们那个时候都是用小的石板,大概比这个还小一些的石板,用石笔在上面写,写了之后可以擦掉的,老师就把一些同学的石板收上去了,我的也被收上去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后来老师就说有些同学算得不对,我把石板收上来陈列在那上头。

  主持人:原来拿您当反面教材了。

  黄祖洽:可是我同桌的这个人的石板没有被收上去,我就很奇怪,我心里就很奇怪,我想我不是他抄的吗?后来才知道他发现错了以后又用擦子擦掉又改了,我没注意。

  主持人:原来小时候您也抄过旁边桌子人的作业。

  黄祖洽:这个事情对我刺激比较大,我回去就跟我爸爸说了这个事儿,他说这个事情很容易嘛,我给你讲一讲,他给我讲了一下,以后我就知道了再也不抄了,以后慢慢的我的算术成绩在全班也算好的了。到后来我父亲就正式地跟我说,我们家没有产业,现在我工作能维持家庭生活,将来你们长大以后,不要指望家里能够养你们。

  主持人:十岁的孩子听到这个话以后,您会有什么反应呢?

  黄祖洽:就是说你要好好学习。

  主持人:当时能够理解吗?

  黄祖洽:我小时候不是喜欢看小说吗,小说里面这些故事也挺多的,《今古奇观》也好,《水浒传》什么的也好,都是讲贫寒的人怎么有志气就能够变好,富家子弟如果没有出息就变得败家,这些影响也比较多。

  解说:这本为纪念黄先生八十寿辰而出版的《三杂集》,除收集了黄先生多年来撰写的文章、诗词外还有黄先生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这些片段记录了一个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也使我们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黄祖洽的与众不同。

  主持人:您写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一根柳条的事儿。

  黄祖洽:很小的时候,我大哥发现肺部不太好,医生说,他肺部不好,最好到一个空气新鲜的乡下去休养一段,我妈妈就带着我们三兄弟吧,我是老三,带着三兄弟在乡下租了两间茅草屋子住。有一天我就听到,我妈说了两句话: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说这是怎么回事,你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说种花是不容易的,但是柳树是很容易活的,你随便插一根柳枝它就会长成树,成了树阴了,我想试一试到底是不是真的,先看看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主持人:很多人听到这句话都不会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您想试一试。

  黄祖洽:我试一试,我就找了一枝柳条,还没有发芽的,但是是一个活的绿的柳条,把它掐下来插在池塘旁,池塘旁边的土比较湿、比较松,插在里面看它会不会。

  主持人:您这叫有心插柳啊?

  黄祖洽:我就插了一个看它行不行,后来隔了几天,看看好像也没有发芽,我母亲又要回城里去办一些事儿,回城里办事我们三兄弟在那儿,她就不放心我这个最小的

  主持人:那时候您多大?

  黄祖洽:我还没念小学,大概五、六岁。

  主持人:五六岁就这么较真了。

  黄祖洽:她就要把我带进城,我就不放心我插的这个柳枝,我怕别人给它弄动了,还有牛、羊在那,我就把它根部的那些土给它抠出来,扣成一团附在柳条上头,然后提着这个东西,然后在房子旁边找到有一个洞,大概原来埋过木桩的,有一个比较深的一个洞,刚好我把这个柳条插进去,别人就看不见了,我就跟我妈回城里去,隔了一些日子回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插的这个柳条,到底怎么样了,我一去看,居然发芽长出叶子来了,我高兴得不得了。

  主持人:这事跟你妈妈说了吗?

  黄祖洽:我当然跟她说了。

  主持人:那时候你母亲会怎么想,说这个孩子为什么?

  黄祖洽:因为我平常在家里也老是喜欢问这个、问那个,她大概也习惯我了。

  主持人:习惯您刨根问底了,是不是也很多人都说您是一个天才。

  黄祖洽: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些习惯吧!

  主持人:因为有些事情确实很难解释,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喜欢问问题,可能在幼年的时候,他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的这个程度能到了像您一样,听到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您就需要把柳枝掐下来插在那,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黄祖洽:有人讲每个人生出来就可能是一个科学家,为什么呢?因为小孩生出来以后,总是很好奇的,要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有的时候,他如果遇到的父母或者别的人能够帮助他解释,向他解释或者怎样,让他这种好奇心越来越得到满足,然后有这个良性的反馈,使得他培养他的好奇心那么,他以后就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一般的情况之下都是嫌这个小孩多事情、讨厌。

  主持人:父母很忙的时候不愿意回答问题。

  黄祖洽:这样就扼杀了这种好奇心,《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我是怎么理解的,我说人生出来都具有灵性。

  主持人:就是您说的生出来都是可能成为科学家的。

  黄祖洽:对,性相近,就是都差不多。

  主持人:差不多,性相近,习相远。

  黄祖洽:习相远 ,但是由于习惯培养的关系,慢慢地就分散了。

  主持人:所以对于您来讲,是不是很多人后来认为您有这种天赋啊?可能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因为您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您父母对您的这种能够始终培养您的这种好奇心,满足您的这种好奇感也有关系。

  黄祖洽:而且是鼓励比较多。

  主持人:想不到您小时候,包括里面也写到了,您小时候做玩具,自己还做了很多玩具,印象都非常深刻,而且非常调皮,玩了很多上树 爬墙啊!

  黄祖洽:我的生活乐趣好像没有受到压制。

下一页>>
第1页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