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合国人道救援专家邦克尔 谈国际减灾工作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6日 10:51)

    专题:东南亚南亚海啸

  新华社联合国1月15日电(记者杨志望)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在联合国主导下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救援行动。在帮助受灾国应对灾难的过程中,联合国在灾情评估、紧急救援、动员及协调国际救援努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应急协调机制又一次经受了考验。

  印度洋海啸灾难只是联合国近年来紧急应对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在此之前,联合国在1998年“米奇”飓风肆虐中美洲及2003年伊朗巴姆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都组织协调过大规模的国际救援活动。除突发的自然灾害外,联合国每年还在世界各地进行十几项紧急人道救援活动,其中大多数在非洲战乱地区。联合国就是在解决紧急人道危机的实践中,逐步健全应急协调体系,确立其在协调国际救灾领域的主导地位的。

  “联合国系统拥有许多人道救援专门机构,救灾架构完善,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际组织都不具备的。”联合国人道救援协调厅专家邦克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直属联合国或与其有关联的人道救援机构包括儿童基金、人口基金、开发计划署、难民署、世界粮食署、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这些组织在各自领域从事防灾、减灾工作多年,拥有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救援工作者。它们中的大部分在世界各国设有办事处,与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处在联合国救灾体系中心的是人道救援协调厅。为结束各专门机构在救援工作中各自为政的状况,提高救援行动的快速反应能力,联合国于1992年设立了人道救援事务部,并在1998年将其改组为人道救援协调厅。协调厅由主管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领导,决策机构为由联合国各救援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常设委员会。常设委员会成员还包括国际红十字会及红新月会等重要的非政府人道救援组织。该委员会负责制定人道救援政策,为各机构分配具体救援任务,防止救援工作出现漏洞或重复,并解决各机构间出现的分歧。

  协调厅下设预警及应急规划、紧急救援等部门。隶属于紧急救援司的灾害评估协调小组由各国救灾专家组成,全天候待命。一旦有危机发生,该小组专家可应有关国家的要求在数小时内赶赴灾区,对灾情和急需的帮助进行评估,并对救援工作进行协调。紧急救援司还设有应对环境灾害、城市搜救及协调军队和民防力量救灾的部门。此外,协调厅在罗马设有各机构联合后勤支援中心,贮备有各国捐助的帐篷、纯净水等便于运输的基本救援物资。

  协调厅预警部门主要通过联合国各机构驻各国的办事处、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渠道收集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预警部门列出可能发生人道危机的国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一旦这些国家的形势恶化或发生突发事件,预警部门立即发出警报。

  邦克尔说,协调厅的建立使联合国应对全球各地紧急人道形势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比如在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中,协调厅驻日内瓦办事处紧急救援司的应急值班专家在去年12月26日获知印尼发生地震的消息后,立即与联合国驻受灾国官员取得联系,并通知纽约总部。负责人道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埃格兰迅速将这一消息报告秘书长安南,并于当天派遣灾害评估协调小组前往灾区。次日,埃格兰紧急召集联合国各救援机构负责人讨论救援事宜,并呼吁国际社会为救灾提供帮助。邦克尔指出,联合国这一行之有效的应急协调机制为动员国际社会救灾赢得了时间。

  在谈到联合国如何同时在10多个国家协调千头万绪的救灾工作时,邦克尔说,在救援行动开始后,联合国通常会根据灾情与受灾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制定一个为期数月的行动计划,呼吁国际社会为此提供资金及物资援助。行动计划包括水、食品、医疗等众多领域,每个领域救灾工作由一个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或联合国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联合国在每个受灾国都会任命一个负责协调救灾的官员,该官员直接向埃格兰负责。

  邦克尔最后表示,除拥有健全的救灾体系和丰富的救灾经验外,联合国还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多边机构,具有号召国际社会对灾难作出共同回应的权威。联合国救援机构不附属于任何利益集团或联盟,这一独立的地位也使其容易被受灾国和捐助国双方接纳。联合国成功主持有关海啸救灾的两次国际会议及美国解散其救灾联盟,就充分说明了联合国在协调国际救灾努力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责编:张丽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