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4名女队员:花开班达亚齐/图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2日 08:33)

刘亚华在灾民营中巡诊。
高歌在准备给病人输液。
汪茜在治疗一名男童。
吴敏给一名在海啸中受重伤的印尼妇女喂水。

  人民日报消息:在印尼班达亚齐,中国国际救援队中的4名女队员格外引人注目。每次去执行医疗救助任务,她们和男队员们一样背着沉重的大背囊;每当面对在海啸中受伤的人,她们的脸上始终荡漾着美丽的微笑……

  这是我国首次派出女医疗人员参加国际紧急救援行动。

  汪茜:珍惜国家给予的机会

  ———33岁,武警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我并不富裕,还没有更大的经济能力来帮助灾民。国家给了我这个机会,拿钱派我来灾区,救助受伤的人民,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这件事?”

  汪茜讲这句话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那时她刚到达班达亚齐,在近40个小时没怎么休息的情况下,在机场为灾民巡诊了4个小时。

  从医10年的汪茜看到灾民的状况,十分心痛:“很多外伤员如果能早一点得到治疗,可能已不碍事了。但现在几乎所有伤员的外伤都已感染化脓,需要彻底清创、缝合或者换药,甚至需要进行手术。如果还不能及时治疗,有些伤员可能还要截肢。”

  为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在随后的几天里,汪茜和其他男医生一起“拼命”地工作。9天来,她诊治的病人超过500人。

  白天去灾区救治伤员,晚上汪茜也很忙碌。在救援队里,她的细心是出了名的。救援队携带的大量设备和药品,分别装在十几个大箱子里。每晚,汪茜都会在医疗帐篷里为大家准备医疗背囊。

  一次,医疗小组的任务突然调整,刚准备好的背囊必须马上重新装包。闷热的帐篷里气温很高,汪茜的脸上汗如雨下。忽然一架直升机带着风从营地上空低空掠过,巨大的风力把帐篷刮得似乎要飞起来,悬挂的输液瓶一下砸在汪茜的后背上……她摔倒在地,手心被划伤了,刚刚整理好的药品撒了一地。汪茜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一直干到深夜。第二天,队员们打开医疗背囊就能轻松找到所需的药品,而汪茜却累得全身浮肿,脸上整整“胖了一圈”。

  刘亚华:把中国的笑容留给灾区

  ———28岁,武警总医院急诊科医生。

  “这些天来,我最高兴的是灾区的孩子们正在从灾难中摆脱出来,正在恢复活力。他们是灾区重建的希望,他们的笑容给灾区带来了生机。”

  生性活泼的刘亚华喜欢孩子。她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儿童大使”。

  在到达班达亚齐的第一天,在第一次巡诊中,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杜斯蒂被母亲领到刘亚华的身边。刘亚华仔细为她做检查,发现全身多处青紫,擦伤的皮肤被海水浸泡和汗液侵蚀,已经感染……刘亚华为她清创后又换了药。小女孩笑了,告诉母亲她不那么疼了。小女孩的笑容深深地感染了刘亚华。她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微笑起来。

  在班达亚齐市龙安区的拉帕亚灾民营,刘亚华每次巡诊到这里,身后都会跟着一大帮叽叽喳喳的小“尾巴”。在当地少年儿童心里,刘亚华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在每次医疗救助间隙,她和孩子们用语言和手势交流,她用微笑感染着孩子,还教孩子学习汉语……当她准备离开时,不少孩子拉着她的手用汉语说:“中国,我爱你……”

  中国医生的出色工作让当地居民深受感动,当记者再次来到拉帕亚灾民营的时候,许多人微笑着等候在营地门口……

  高歌:用技术赢得国际同行赞誉

  ———28岁,武警总医院护理部护师。

  作为护理专业的研究生,高歌的精湛技术在多国联合转运灾民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赏。

  1月3日,我国国际救援队受到设立在班达亚齐机场的多国转运中心的邀请,协助为急重症伤员提供医疗救护工作。多国转运中心由中、美、澳等7国的医疗人员共同组成。1月4日中午,直升机一次运来6名病人。由于重症脱水和营养不良,急需静脉补液,可他们四肢的血管全都痉挛收缩了,静脉穿刺的难度非常大。

  在这个国际性场合,伤员又处在危险之中,如果扎针失误会引起不良后果,也很难堪。这时,现场几个国家的护士面面相觑,有人甚至提出直接转运走的建议。正在协助医生检查病人的高歌却没有犹豫,一把抓起止血带,仔细地查看了病人的血管,胸有成竹地拿起套管针,一针见血!一连3个病人全都一次成功。不同肤色的护士瞪大眼睛盯着她,似乎难以置信,在场的各国医生纷纷发出赞叹:“VERY GOOD!(很好)”

  随着班达亚齐灾区不断有国际医疗队进入,急缺医生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但护士的缺乏却成为当地卫生部门和有关医院的心病。高歌被邀请去给当地的护士作紧急培训。高歌说:“在这个时候,我已经忘了有很多人,我只想着把自己懂得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她们……”

  吴敏:爱心没有国界

  ———27岁,武警总医院护师。

  1月8日,在班达亚齐一所医院,1名初生8天的婴儿交到吴敏的手中。这是一个重度营养不良的特殊患者,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治的最小伤员。看着他瘦小的身体和皱褶的皮肤,吴敏心里十分难受:“在海啸这场灾难中出生的孩子,人生伊始就充满磨难。”在协助医生给婴儿治疗之后,吴敏小心翼翼地给他喂了奶。在拍打婴儿打饱嗝之后,她轻轻地松了口气……

  这个婴儿是吴敏在班达亚齐救助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别看吴敏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但她从事护理工作已5年时间,可以说经验丰富。

  2003年非典期间,她也是最早上前线的护士之一。“这里的海啸和中国的非典,都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灾难。身处灾难之中,你会忘记个人得失,会把很多常人看重的东西看得很淡,会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个人。”在两次灾难中都冲在前线的吴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在多国联合转运中心,吴敏看到一个右腿骨折和重度脱水的孩子。她专门拿来食物和水,轻轻扶起孩子的上半身,一点一点地喂他吃。孩子的父亲感受到吴敏的友善,用手势比划着告诉吴敏他有5个孩子,眼前这个重病的是唯一幸存者。孩子的父亲满脸悲凄,吴敏也热泪盈眶。就在这时,大地开始摇晃,余震发生了。孩子紧张地叫起来,吴敏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在班达亚齐,巨大的灾难导致巨大的伤亡,许多灾民在身体受到伤害的同时,心理上也笼罩着巨大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但吴敏相信:“爱心没有国界,只要用心去关心,灾区的人民就能够感受到!”(本报赴印尼特派记者 赵亚辉 文中照片均由赵亚辉摄)《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2日 第五版)

责编:陈卓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