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上海救援队惜别灾区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08日 10:58)

    专题:东南亚南亚海啸

  →→进入专题:海啸席卷亚洲各国 上万人遇难

  解放日报消息:“老妈听说我要回国,高兴地连说,‘这下终于心定了’。可我自己,真的还想在灾区多待几天,多救治哪怕一个病人也好。”今天中午,刚从芭东医院会诊归来的阴忆青医生,对记者诉说他的“两难”。不约而同,其他几位医生都有这般“苦水”。

  8天,艰苦的日子。海啸过后,灾区最需要医生的时候,上海卫生救援队成了全世界第一支出现在普吉岛的卫生救援队。冒着风险,竭尽奉献,他们度过这8天。如今任务完成要走了,他们“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

  五星红旗———中国的友好与帮助

  今天晚上,救援队举行临别聚餐。这是8天来,救援队唯一像样的聚餐。

  “我们走到哪里,这面国旗就跟到哪里。”副领队艾开兴记得清楚,1月5日在芭东海滩义诊,五星红旗一挂起来,寻医问诊的灾民蜂拥而至,各国记者的摄像头、照相机也都聚焦于此。“那份自豪啊,我们尽的只是医生救死扶伤职责,在灾民眼中,却是整个中国对他们的友好和帮助。”

  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悦舍不得走,理由很简单,“救援队在灾区,当地人看到我们,老远就露出非常热情的笑容。很多灾民连连跷起大拇指说,‘中国!中国!’”

  救援队唯一的女将郑吉莉护士说,灾民们对中国医生医术绝对信任,不管是否已经拿到处方,只要看到中国医生,他们总是抢着征求一下意见。

  袁国平医生清楚记得,1月1日救援队根据难民聚居点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连夜送到泰国卫生部,受到高度重视。泰政府部门要求全国各灾民聚居点全都按中国医生的建议规范整改。

  干这行,什么时候想到过害怕

  上海救援队要面对繁忙的工作,更有各种潜伏的危险。见到记者,阴忆青医生好一顿揶揄,都是你们“害”的,我老妈看了你们报道,为我担心得连觉都睡不着。可是,他所经历的上千具遇难者遗体集中清理场面,任凭谁来执笔,都能让读者吓上半天。这就是救援队员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万一爆发疫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不过,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参加救援行动。”

  “干咱这行的,什么时候想过害怕。”上海疾控中心顾宝柯医生是救援队中最年长的一位。“非典”时,他曾参与过四位“非典”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到普吉岛以来,他不顾自己50岁“高龄”,和年轻人一样东奔西跑。大家都说,老顾的头发这几天明显减少,可能是太累的关系。

  记者眼前,几乎所有的救援队员都黑了。郑吉莉尽管涂了最高指数的防晒霜,可还是挡不住强烈的紫外线。前两天,她脸上甚至发起了皮炎,幸亏及时用药才消了肿。救援队领队潘启超说,刚到普吉时,几乎所有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水土不服呀,但没有人下“火线”。大家坐4、5小时的车赶往最危险的遇难者遗体集中停放点,“路上能吃的就是面包、干炒饭,吃得人嗓子眼都冒烟。”

  如果不是记者一再追问,很多救援队员早就不想再说这些吃过的苦。“这些都过去了,我特意关照儿子,不许拿老爸在泰国参与救援的事炫耀,因为这只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艾开兴说。

  “让我们一起为这8天的救援工作干杯,愿泰国灾民早日重新拥有美好家园!”上海救援队员们共同祝福,为赴泰救援画上圆满句号。

责编:常颖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