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综述:战争边缘的伊拉克人

央视国际 (2002年09月13日 17:50)


  京华时报消息:时值9月,伊拉克的酷热高温正在一天天退去,但是美国的战争威胁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高级官员最近纷纷发表谈话,指责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在“积极和拼命地”试图制造核武器,并声称无论能否得到国际支持,美国都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原本应是秋高气爽的伊拉克,此刻却笼罩着浓重的战争阴云。

   人们开始囤积必需品

  随着美国的“倒萨”运动进入倒计时,伊拉克国内的紧张气氛也日益浓厚。现在,有些家庭已经开始往冰箱、厨柜和储藏室里堆放面粉、大米、饼干和肉类等食物,以防战争爆发时食品供应中断。除食物以外,水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煤气、汽油和发电机用柴油等战备物资也是人们热衷购买的对象。虽然物价水平总体有所上升,但目前基本上保持平稳,市场上也没有出现抢购风潮。

  伊拉克贸易部于9月初下达了一项紧急通知,要求负责生活必需品配额发放工作的人员在9月4日就到各个供应中心统一领取10月和11月的配额,并在近期内发放到各个家庭。至今仍受到联合国经济制裁的伊拉克,理论上能通过“石油换食品”计划购买到各种食物或生活必需品,然后按人头发放给所有伊拉克人。每月的配额包括勉强够用的面粉、糖和香皂等10多种物品,是绝大多数伊拉克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为了减轻美国轰炸水厂带来的影响,伊拉克政府后来修建了许多地下储水设施,不少家庭也购买了大量的瓶装水,以备战时所需。

  老百姓往地底下逃

  海湾战争爆发前,住在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等大城市的很多居民一窝蜂地往乡下跑,希望能躲避战火。

  如果逃不出巴格达城,钻到地下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个多年处于战争或半战争状态的国家,伊拉克已经修建了不少设施齐全的地下防空洞,里面有电、有床、有空调,还能看电视。在海湾战争期间,巴格达和巴士拉等大城市正是由于修建了数量较多、标准较高的地下防护工程,才在多国部队长达42天的狂轰滥炸中,保证了较低的军民伤亡率。

  此外,巴格达有不少机构也开始把地下室改装成了防空洞。

   连孩子都拿起了枪

  13岁的纳瓦尔刚刚过完暑假。其他国家的同龄孩子在暑假期间可能只是在电脑游戏中过过枪战的瘾,但他却已经拿起了真正的AK-47突击步枪。

  今年暑假期间,纳瓦尔参加了“萨达姆俱乐部”的军事训练。和他同时在巴格达近郊这座训练营里接受真枪实弹培训的学生大约有1800名,全都介于13岁到16岁之间。而像这样的“俱乐部”在伊拉克大约有30家。

  为了抓紧培养下一代以对付美国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早在1998年就制订了“萨达姆幼狮计划”,每年暑假都把数万名青少年组织在一起进行正规军事训练,内容包括使用武器,实地作战知识以及体能训练等等。

  青少年培训只是伊拉克庞大的军事训练计划的一部分。在伊拉克,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政府组织的军训项目,政府为此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军队要死守大城市

  战争一旦打响,直接遭到攻击的将是肩负保家卫国重任的伊拉克武装部队,因此军队的备战是一切备战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分析,这次伊拉克军方的备战措施主要是,加强防空能力,死守巴格达等大城市,迫使美军不得不打巷战。伊拉克这次肯定将吸取海湾战争中失利的教训,不会与空中优势远胜于自己的对手在毫无遮掩的沙漠中展开战斗。

  据报道,美国间谍卫星已发现,伊拉克正把一些防空导弹和防空装备运往巴格达和巴士拉等大城市,并开始在城市建造隐蔽的防空导弹群。

责编:陆珏如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