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的故事:战友眼中的王伟
2001年04月27日 10:08



  献身祖国你无怨无悔,思念亲人你情深意长。军校4年没回家的王伟给亲人留下一曲———

  无尽的《思念》

  “窗外下着纷纷的小雨,灯下是对你无尽的思念……”这些天来,王伟的战友陈惠忠常常情不自禁地哼起这首题为《思念》的歌,用来寄托对战友的哀思。这首歌是他和王伟共同谱写的。

  说起这首歌,陈惠忠就想起他和王伟在军校的同窗生活。1986年6月,他俩同一节车皮拉到军营来。他们一起学理论、练体能、钻技术、上蓝天,一起顺利通过考试,升入飞行学院学习高级教练机驾驶。闲暇时,他们常在一起谈家乡,念亲人。王伟的女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学,叫阮国琴,两人深深相爱,王伟把她的相片装在胸前,常拿出来看看。王伟的歌唱得好,吉他也弹得棒,谈到兴处,他和陈惠忠会情不自禁地自弹自唱起来。

  这年秋天的一个星期日晚上,天空飘起了小雨。两个人又聚在一起,已经4年没有回家,思念亲人之情油然而生。王伟看着女朋友的相片提议说:“咱们写首歌吧,就写咱们现在的心情。”“行。”陈惠忠积极响应,“歌名就叫《思念》。”“好,快写。”王伟催陈惠忠写词。

  窗外下着纷纷的小雨/灯下是对你无尽的思念/面对你那张笑脸/话到嘴边又难诉说/天涯的尽头是你无尽的等待/苦盼着,人儿从天涯归来/总会有一天,我会潇洒返回家园/拥抱着心爱的人儿,永不分开……

  两人简单商量一下,王伟就边弹吉他边唱,谱出了曲。一首优雅抒情的歌从心底流淌出来,很快就在学院传唱。

  今天,陈惠忠在战鹰前,又唱起了这首歌。他含泪说:“依我现在的心情,歌词应这样改:‘天涯尽头是我无望的等待/苦盼着,战友从天涯归来/总会有一天,你会潇洒返回家园/拥抱亲人和战友,永不分开……’”

  理想伴你成长,理想伴你飞翔。你用画笔描绘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未来———

  “天高任我飞”

  每天,叶潮嵩想进又怕进他和王伟共同居住的宿舍,既想推门就看到战友王伟奇迹地返回,又怕睹物思人。

  在靠门口的书桌上,还摆放着王伟的一摞训练、学习心得笔记本,最上面的那本笔记本的封面左下角,王伟用钢笔几笔勾勒出自己戴着飞行头盔的头像,左上角是一架直插云霄的战鹰,左下角他竖着写下了“天高任我飞”5个字。

  王伟爱画画,作品曾在部队的比赛中获过奖。王伟画得最多的是飞机。大队的黑板报上他画的是飞机,大队俱乐部的图标板上他设计的是飞机,电脑的三维动画上他制作的还是飞机。

  他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青春和生命都融入对飞行事业的挚爱中。在他家里,摆着一幅未完成的画稿,上方一位全副武装的飞行员驾战鹰翱翔海空,下方勾勒出了我军未来一艘大型战舰的轮廓。在王伟打草稿时,妻子阮国琴站在旁边评价道:“你这幅画蛮有点超前意识啊。”王伟和妻子开玩笑,“心有灵犀一点通,知我者爱妻也。当代军人怎能不把眼光瞄准未来。”去年,海航创作室绘画创作员邹立颖曾来他们团体验生活,两个人一见如故,谈了整整一下午,还一块合了影。回去后,邹立颖以王伟为模特创作了一幅反映飞行员生活的大型国画。

  今年的3月30日傍晚,他参加飞行后回家呆了一个多小时,离开家时对妻子说:“明天要飞行,紧接着我要值班,你要多保重”,然后,他又看了看自己未完成的画,说:“等放了假,我一定画完它。”就在晚上8点前,他回到了与叶潮嵩共同居住的宿舍。

  可惜啊,王伟的那幅充满遐想的画再也不能画完了。但是,他用画笔描绘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未来,将永远激励着战友们翱翔海空。

  生活中失去很多欢乐,事业上留下许多“第一”。战友心中珍藏着你苦练精飞的身影———

  房间里的“夜航”

  王伟失踪那天,副团长刘永朴正在外面出差,他怎么也没想到,回到部队再也看不到战友王伟了。

  刘永朴是海军功勋飞行员,一年前曾是王伟的大队长。王伟对他的飞行技术非常佩服,也经常向他讨教飞行高招。刘永朴也愿意把技术传授给虚心好学的战友,俩人经常在一起谈心,切磋技艺。

  去年,团里组织夜间编队科目训练,王伟飞僚机。夜间训练光线较暗,他觉得夜间长僚机的距离不好判断,倘若距离判断不好就会诱发一些不安全因素。那些天里,王伟除向老同志请教外,还暗地里琢磨点子。正巧那段时间同室的战友叶潮嵩出差在外,他常常在熄灯之后悄悄加夜班。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还想着夜航编队飞行的事。突然,从门缝里透进一缕月光,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他翻身坐起,拿出自己的手电筒,又把叶潮嵩的手电找出来。他把两把手电筒前面的头罩卸掉,打开手电,一前一后放在书桌上,用两把手电比作长机的航行灯,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来回行走,反复体会,用此种方法来判断自己与长机的距离。

  有一天熄灯后,刘永朴外出办事回来,路过王伟的房门前,听到里面有响声,还有人在念叨着什么,心中暗想,王伟又在琢磨什么?推门一看,刘永朴发现了王伟刻苦练兵的小秘密。

  正式夜间编队训练那天,他果然飞出了好成绩。王伟的这一招还得到了领导的肯定。飞行训练中,王伟的创新还有许多许多,刘永朴说着说着哽咽了,团里失去王伟这样优秀的飞行员真是一大损失呀!

  家属房与飞行员宿舍仅相距六百米,为什么与妻儿相聚时刻那么短暂?因为使命在心中———

  为了翱翔蓝天

  每当看到空勤身体档案,翻看空勤人员身体记录时,团航医主任蒋先宝眼前就会浮现出王伟的形象,想起王伟求飞心切的一件件往事。

  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我驻南使馆后,王伟无比愤慨,积极要求参加战斗值班。那天,王伟解除战斗值班刚回到宿舍,就急匆匆也直奔团航医室,正与蒋主任撞了个满怀。蒋主任笑着说:“王伟有什么事?怎么这么急,低头就往屋里闯。”王伟连声说:“对不起,主任,我今天还没有体检。”蒋主任故意摆起架子说:“都什么时候了,体什么检,洗完澡回家看媳妇去!”王伟着急地说:“求求你,明天我还要飞呢!你给我检查一下!”飞行条令上有规定,每组飞行日前,所有参加飞行训练的人员都要接受航医的身体检查,没有拿到体检合格证是不能放飞的。蒋主任看着他真着了急,笑着说:“拉不下你,要不等你我早回家了。”王伟这才松了口气。

  蒋主任一边翻看着王伟的身体档案,一边说,王伟的身体特棒,档案记录上全是甲类身体,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影响飞行。

  蒋主任还说,王伟是一个飞行迷,走到哪里谈的都是飞行,训练间隙与战友议论的是飞行;回到家中,电脑里是飞机和飞行的有关数据;看的书大多数是与飞行有关的书籍,就连笔下的画也离不开飞机。王伟从不喝酒,为的是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飞行。单位与家属区不过600米,王伟很少顾及家庭,每年加起来与妻子团聚的时间还不到3个月。这些天来,蒋主任每当走进办公室,仿佛就觉得王伟就会出现在眼前……

  你用壮举在长空划出一道闪电,你也用爱心温暖着战友的心田。你时时处处为战士———

  编织爱心花环

  王伟的爱心,今天已成为战友们讲不完的故事。连日来战友们围在一起,就要说起一段段这样的往事:

  由于飞行员请假程序十分严格,战备值班任务也特别重,他们家里的体力活大多由妻子承担着,但像换煤气、买粮这类重的体力活有时也要战士去帮忙。有一次,王伟从训练场回来,看见大队文书潘家伟正扛着一个煤气罐,吃力地向飞行员家属区走去。潘家伟个子不高,累得满头汗,人被压得弓起了个腰。王伟快步跑上去,拎起煤气罐放在自己的单车上,一边走一边和小潘聊起天来。聊天中,王伟知道,飞行员只要家中有什么事情,小潘就得一路小跑,从空勤宿舍到空勤家属区大概是600多米的距离,有时候小潘一天得跑好几趟。

  第二天,潘家伟去收发室取报刊时,看见王伟一手推着一辆自行车,小潘连忙过去帮忙准备推一辆。王伟说:“你来得正好,你看这辆自行车怎么样,这车是送给你的。这样,帮飞行员家属送个煤气罐也省劲些。”小潘连忙说:“这怎么行,我哪能白要你一辆自行车。”王伟见潘家伟不好意思要,就说:“你老大哥这是用旧了的,也不是特意给你买的,算借给你用行了。”

  时间仅仅过了6个多月,小潘在用这辆自行车拉东西时,听到了王伟失踪的消息,当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这些天来,小潘就将自行车擦得雪亮雪亮。他说:这辆自行车,我一定要好好保养,用它来为空勤人员更好的服务,把王伟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继承下去。

  “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我们要更好地学习。”英雄的一生虽短暂却被誉为———

  飞行员工程师

  王伟人聪明,对新鲜事物接受得特别快。说来让人难以相信,数码摄像机到了王伟手中,他仅仅花了一晚上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团长、特级飞行员范利平说起王伟,总是赞不绝口,称他为“飞行员工程师”。

  王伟牺牲前,团里正在实施一个高难新科目,为了掌握训练的情况,上级决定将训练过程拍摄下来。但是,谁来拍摄呢?王伟说我来干。可上级配发的数码摄像机的说明书全是英文,这不但要求摄影者懂英文,而且还要有技术,会飞行。王伟摆出自己的有利条件:我英语好,也有摄影基础,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团党委掂量来掂量去,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3月28日,王伟拿到这个“洋宝贝”,正好那天他在外场战斗值班,就把摄像机带到了值班室。他草草吃过晚饭,就对照着说明书研究起来。那天,和他一起值班的战友叶潮嵩睡了一觉醒来,看见王伟还在研究,一会儿拿起摄像机,一会儿又去看看说明书……

  早晨,叶潮嵩醒来时,发现王伟不见了,走出房间一看,王伟正对着值班室门前的花草拍来拍去。看见叶潮嵩出来,他兴奋地像个孩子,说:“我会使用数码摄像机了,你来看看这画面……”

  3月30日、31日,王伟接连参加了两天飞行。他坐在教练机的后舱,团长范利平驾驶着飞机,王伟为了拍摄到最佳画面,一会儿指挥范团长向左飞,一会儿又指挥他向右飞……他拍摄得很成功,构图、用光、色彩都很到位。

  3月31日晚,他又走进了值班室。没想到,4月1日,他奉命战斗起飞,就再也没有回来,但他用数码摄像机摄下的宝贵资料,将永远留在这个英雄团队的资料室里……

  蓝天记得你高超的飞行技艺,大海记得你历险不惊的胆识。你创造飞行训练佳绩告诉战友———

  求知永无止境

  特殊情况处置方法,红蓝双方合练的飞行轨迹,空中战术动作数据……只要轻轻一点,你所需要的东西就跳了出来。

  团长范利平心中至今有一个未了的心愿,给每位飞行员配发一个像王伟那样能揣在身上的“文曲星”。

  那天,范利平和王伟一起参加值班,一进值班室就看到王伟从兜里掏出一个新鲜玩艺,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研究起来。当范团长走过去看个究竟时,王伟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文曲星”的使用方法、功能及里面储存的资料来。他说:“这小东西有用、方便,随时随地都可掏出来学习”。

  去年,王伟所在团要参加重大的实兵演练,王伟主动请缨,找到团长要求, “能不能让我上。”当团长答应他的请求后,他高兴得要蹦起来。

  王伟中队担负准时到达指定空域,进行战术编队的演习任务。在编队中,王伟飞4号机,这个位置最难飞、最难编,只要长机稍微一动作,4号机就要做很大的纠正才能跟得紧,编得上。领受任务后,他就根据气流影响,利用“文曲星” 反复计算飞行数据,数来算去,与长机有很大的误差。王伟住空勤宿舍楼二楼,长机飞行员住一楼,一个晚上他反反复复上下楼六七次,与长机飞行员核对,统一了数据才安心睡觉。

  演练的那段日子,南海上空阴云密布,给飞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4机密集队形穿云,他们也从未演练过。王伟通过计算机模拟,专门计算了飞行数据,并打印成小卡片,发给每个参演人员,供他们参考。正式参加演练那天,王伟驾驶战鹰,凭着高超的飞行技艺,穿云破雾,始终与编队保持密集队形,准时到达指定空域,受到了演习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最热爱的是飞行,最快乐的是帮助别人。魂归大海的英雄,战友将永远传颂你的品德———

  王伟,我的老师

  打开王伟的电脑,看着荧屏上他自行设计的那一幅幅三维动画,官兵们都流下了泪水。外场指挥中心的士官王海学忘不了,是王伟引导他步入了电脑世界。如今,面对电脑,王海学仿佛又看到王伟在指点他操作电脑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

  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外场指挥中心工作室,官兵正在操作电脑,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正当这时,王伟却发现小王怅然若失地望着窗外发愣。他走到小王身边,关切地问:“大家在学电脑,你为什么不学?”“我双手操作键盘老找不到位置,打得又慢,怕战友们笑话我。”小王答道。王伟拍拍他的肩开导他说:“小伙子,只要你肯学,没什么难的,认我为师,我来教你。”于是,王伟放下手上的活,给他讲电脑的组成、键盘的布局,讲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随后,王伟一有空就来指导小王练习指法,纠正他的错误操作方法。在王伟的指导下,小王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汉字输入技巧,而且能够简单地处理文书。

  学会打字的小王开始在战友们面前吹嘘起来:“打电脑也没什么难的嘛。” 正当小王沾沾自喜时,王伟把他带到自己家,将电脑打开,把自己设计的三维动画图指给小王看,突然问小王:“你学电脑的目的是什么?”小王红着脸支唔道:“没想过。”这时王伟严肃地说:“未来战争打的是信息战,你作为外场指挥中心的战士,更需要懂得电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能仅仅满足于能打字,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接着王伟针对外场指挥中心微机操作的需要,又给小王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王海学已是所在单位的电脑操作员,已熟练掌握了“数据处理”、“ 文件管理”等软件操作。每当坐在微机前,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王伟———他的好老师。 (新华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