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的艰难处境
央视国际 (2006年04月14日 14:13)
赫顿关于凯利自杀的报道公布后,BBC的总裁戴克和主席戴维斯都提出辞职,媒体得便损失还会接踵而来吗?
赫顿没有法定的权力对BBC和媒体施加影响,但这一次他却起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他的报告公布于1月28号,在此之前BBC已经改变了编辑方针,加强了对记者报道的审查,停止了对报纸上争议的报道。赫顿的报告使得布莱尔政府中前通讯委员会主席砍贝儿做出了富有争议的决定——要求BBC的某些人离职。
让我和新闻界同仁们感到不安的是,英国的调查性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报告包含的目击者所描述的重要事实形成了对媒体的主要伤害,它们要不就公之于众,要不就三缄其口,但记者总是想报道事实的。在BBC4台《今天》栏目安德鲁•吉里根做的生动报道中提到的“政府内部高层人员对政府在伊拉克采取的行动十分不满”,被赫顿认为是“毫无根据”。
吉里根承认所犯的错误,在2003年5月29日18点《今天》栏目的报道中,在说到消息来源时,他提到了是“一位政府高级官员”。事后,他承认使用了不正当的词语,报道的不够全面。最终凯利浮出了水面,他没有直接说政府会怎样,简而言之,吉里根把自己对凯里话的理解当作了报道的内容。吉里根的报道确实有不妥之处,虽然他声称消息来源是有一个45分钟录音记录的。假设吉里根给《今天》做了准确的报道,但在赫顿看来仍是不能被播出的。
有时记者在调查时,引用新闻来源的话之前,没有问这些话是否是百分百的真实,而记者试图用其他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是不妥的。如果记者不能完全依靠消息来源,就不可能对事实做出全面的报道——在此案中,凯利是一名官方科学家,被写进了BBC的报道中——结果导致调查报道的可信度下降,民众将会怀疑报道声称的目击者所描述的关于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信息。
不断提问是调查性报道记者的最大职责
建议记者不要报道,或重复消息来源的话,就像在进行媒体审判一样。媒体讨论的不应该被限制在法官是否把所有的合理怀疑当作是事实证据,这会导致报道的不公正性——关键在于要相信公众会根据事实真相自己做出判断,而不是依靠法律规定来删减新闻内容。
布莱尔首相和政府其他成员认为吉里根的报道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名声。但是不是吉里根要为他报道中的不妥之处付出代价而接受审判呢?难道对政府地位的正当攻击,要迫使吉里根一再做出声明?或者在唐宁街10号看来,公众会简单的认为政府撒谎只是因为BBC报道声称有匿名的消息来源吗?
布莱尔或许认为赫顿报告的真实性是建立在吉里根报道和其他相关消息上的。然而为什么赫顿完全否定其他人提问题的能力呢?这是因为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最大的职责就是不断提问来获取事实。沃亚特(BBC执行总裁 1996—1999)说到:“我当然希望‘吉里根报道事件’带来的影响不会导致BBC对调查性报道的展开,和对独家新闻的追求”,他还认为BBC不应该改变其编辑方针。但是政策改变后,公众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BBC的报道吗?
吉里根是《今天》栏目的报道外交和国防事物的记者,他的报道问题在于,简单地改变编辑方针并不能保证报道的准确无误,在媒体不理性报道的年代,调查性记者似乎对报道他们对消息来源的看法、动机和评论更感兴趣,而不是事实本身。新闻记者应对事实进行分析——但是越来越多的记者却习惯从主观角度来分析事实,觉得报道的内容,这样的后果在于记者充当了“专家”或是“意见决策者”,使得报道失去了公证性和客观性。
《太阳报》披露并第一时间出版了赫顿的报告,我们最终获得的是对媒体报道的限制,但调查性报道记者需要的是改变他们报道的重点,从报道主观的观点转变为调查报道事实。
责编:王丽华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