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用生命兑现诺言的村支书李鸿海 > 正文

思路超前谋大事

央视国际 (2006年02月08日 15:00)

  作为掌舵人,李鸿海深知:要让两坂向更快更高的目标迈进,就必须用超前的思路指导自己的工作。早在1986年,李鸿海抓住机遇,发展集体,并大胆决策,四处奔波,以个人名义筹措资金60万元,为集体建起了一座小煤矿。不但为剩余劳力开辟了就业渠道,而且带动了全村运输业、服务业的蓬勃兴起。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从此两坂村由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变为全县闻名的小康村。

  眼下,两坂村的红枣嫁接已由去年的70万株发展到现在的120万株,但他没有满足。他给邻村无偿提供枣芽380万株,为邻村修路10公里,他想以两坂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建设红枣区域,带动整个隆化镇向红枣镇发展。2003年8月份,为了加快两坂村的农业调产步伐,李鸿海带领干部去西沟参观。西沟翻天覆地的变迁激励着李鸿海的斗志;西沟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李鸿海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西沟归来,李鸿海深深地感到:两坂村的酸枣接大枣力度还不够大,要想把两坂的枣业真正抓出样子来,就必须实行嫁接、管理、销售、加工一条龙跟踪服务。以两坂为中心的红枣联合体,共栽植枣树300多万株。他与村干部商量,把两坂的枣树划分成十个小区,每个小区选一名老干部当区长,具体落实这项工作。针对枣农提出的雨季枣儿腐烂,卖不上价等实际问题,他有了建设红枣气调保鲜库的想法。

  2004年春季,正当枣农们忙着在地里嫁接枣树的时候,李鸿海到曲沃4次,到稷山1次,联系专家,请来技术员,投资6万元在村里建成3个高标准的红枣保鲜库。

  国家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他看报纸查资料,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两坂村发展沼气池。李鸿海拿出1000元钱,扶助村民李忠建起了村里的第一个沼气池。现在,李忠搞大棚、养猪、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模式,并成了村里建沼气池的行家里手。试点的成功,更坚定了李鸿海的信心,他计划年底全村要上30个沼气池。在他的影响下,全县今年新上沼气池10000多个。

  李鸿海结合县委在农村党员、干部中的“双五”活动,以培育产业为突破口,抓培训,搞示范,强化服务,带动党员学技术,上项目,结对帮扶。3年村里补贴21500元,帮助农民酸枣接大枣50万株,年增加农民收入12万元,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红枣第一村;村里兴建高灌6处,帮助村民上蔬菜大棚30个,年增加农民收入15万元,开创了山区丘陵地带发展日光温室的先河;发展梅花鹿100头,年增加农民收入20万元;发展红提葡萄120亩,年增加农民收入3万元;退耕1018亩,造林2527亩。李鸿海就认准一条死理,往老百姓的口袋里装钱没错。

责编:马芳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