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王乐义:科技兴农 勇于创新 > 正文

人生风采·支书楷模王乐义

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20日 10:24)

  “党员干部要在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只有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

  “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会为党增光添彩”

  90年代以来,一场以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为标志的“白色”浪潮席卷中国北方大地,被称为当代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它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将亿万北方农民致富的梦想变成现实。

  点燃这一科技“星星之火”,并使其形成燎原之势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党员。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冬暖式大棚之父”的山东省寿光市孙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十五大代表王乐义。

  “党员干部要在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元朱村周围,遍布整齐划一的冬暖式塑料大棚。靠着这些大棚,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470万元,银行存款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30元。

  1978年,王乐义被选举为支部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和支部一班人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产量不断提高。到1988年,三元朱村人均收入达1200元。

  几年前,王乐义已开始搞大棚菜实验,研制成功了我国北方深冬不需加温的蔬菜大棚技术。

  但在推广这一技术时,村民们都被每个大棚5000多元的初期投入吓回去了。

  王乐义召开支部大会,说:“党员和干部每家要先搞一个大棚,进行示范。”“为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过去共产党领着农民闹革命,现在共产党要带领农民奔富路。党员干部要在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在不是让你去流血牺牲,只是让你先行一步,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党员不干的,就不是合格党员,劝你退党;村干部不干的?就不是合格干部,坚决辞退。”

  一番铿锵有力、在情在理的话语,坚定了党员干部的信心。17名党员干部率先建起17个示范大棚。1990年春节前夕,大棚到了收获时节,17个党员干部户均收入2万多元,个个成了致富典型。

  第二年,支部未做任何动员,村民争先恐后建起180多个大棚,户均1亩多,亩均效益3万多元。

  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家家户户的小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卖菜难”困扰了农民。1998年,在王乐义的领导下,三元朱村与港商办起一家合资企业,由公司集中销售蔬菜,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模式,使三元朱村的蔬菜畅销海内外。

  “共产党员只有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

  1990年以来,王乐义年年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并被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但他更多的荣誉在科技方面。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科技明星”、“山东省优秀拔尖人才”等,还被授予“山东农村科技大王”称号。王乐义经常对支部一班人说,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只有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

  一次,十几位农业专家到三元朱村考察,他们对这里的大棚方向“不正”感到不解,建议王乐义纠正方向。其实,这正是三元朱人的创造。王乐义过去搞大棚,都是正南正北,但大棚吸收太阳热量总是不足,他就在大棚方向上找出路。王乐义经过测试,大棚南偏西5度,吸收阳光热量最佳。专家们经过测试,对此十分佩服。他还将原来大棚的墙体由45厘米加厚到120厘米;将原来的普通薄膜改成透光性能强一倍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将原来挡光严重的竹片换成基本不挡光的铁丝。这些发明,只寿光市26万个大棚每年就可节约近150万吨煤炭。

  冬暖式大棚试验成功后,王乐义又带领村“两委”大搞科技开发。他们投资100万元建起了科技大楼,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他们研究的无公害蔬菜生产达到国家标准;大棚种植各类瓜果都获得成功,亩收入达10万元以上;大面积开发绿色食品蔬菜,引进了国内外26类150多个名优新品种,试验推广了20多项新技术,使大棚产量翻了一番,效益增长了近一倍……

  “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会为党增光添彩”

  王乐义认为,一个好的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0年前,他因直肠癌切除了直肠,医生给他在腰部开了一个排便孔?粪便就排在腰上悬挂的袋子里。王乐义拖着病躯,为村里一干就是20多年。由于身体和其他方面原因,村民家家有大棚?惟独他自己没有。他家的收入就靠老伴种的几亩果园?以及他每年4000元的干部工资,在村里属中下等收入。

  十年前,王殿启夫妇在王乐义的动员下做了节育手术,因此对王乐义心存抱怨,见面就骂人。一次,王殿启的大棚菜枯黄发霉,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就找王乐义帮忙,难题很快就解决了。后来王乐义又介绍王殿启去河南传播种大棚菜的技术,仅此一项王殿启一年就有近2万元的纯收入。王殿启夫妇被感动了:“这么好的干部,俺不该那么对待他。”

  “做人就应该做王乐义那样的人。”村里的老人教育后生们时总说这样一句话。他作为支部书记,说话农民听,讲理农民服,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阻力少。十几年来,三元朱村不仅大棚菜声名远播,村民的文明程度也远近有名:全村连续12年无刑事案件,连续18年无上访事件,连续10年无超生现象。村支部连续18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支部。

  十年来,全国各地已有近百万群众从这里取到了致富的真经。有人劝王乐义:咱的大棚菜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来,能不能让大家搞几年之后再教给别人。王乐义说:支部当初搞大棚,就不是为了哪几个人富,农民们都富了,才是我们的目的。

  十多年来,王乐义在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义务举办培训班3000多期,走到哪里,致富的脚印就延伸到哪里,不仅分文不收,还免费为当地农民带去农膜、蔬菜种子,帮助他们尽快致富。就这样,三元朱村科技致富的星星之火渐渐燃遍了中国北方大地。

  ?摘自《解放军报》,原标题为:《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王乐义》(王洪峰 杨春南 张晓晶)

责编:朱亚菲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