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王乐义:科技兴农 勇于创新 > 正文

王乐义的“四种革命”:一个中国农民的传奇

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20日 10:24)

  2005年4月7日下午,王乐义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个中国最基层党组织的村党支部书记,在家门口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看望。那一时刻,他感到周身血液在沸腾,黝黑的脸颊泛着红晕……简直幸福极了!

  每当提起那天的事情,王乐义就像喝了蜜一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天,几辆中巴车缓

  缓驶进“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第一村”——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车刚一停稳,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健步走下车来。

  早已等候在此的王乐义急忙迎上前去,伸出双手与总书记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对于三元朱村,对于这片掀起绿色农业革命的黄土地,胡锦涛总书记显然并不陌生:“乐义同志,你的事迹了不起,你是带领中国农民靠科技致富的功臣啊!”

  听着总书记的夸奖,王乐义忙不迭地说:“哪里,关键是听党的话、跟党走。”

  王乐义向总书记介绍了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三元朱村靠种植大棚蔬菜发家致富的情况。

  “变化确实不小!”总书记连连点头。

  王乐义接着说:“我们的蔬菜大棚也发展了三代呢。”

  “是吗?”总书记兴致颇高。

  “第一代大棚是用土垒的,档次低,面积小,效益差;第二代棚用砖砌成,空间大,最大限度利用了土地,农民增收快;现在用的是第三代大棚,中间没有立柱,便于机械化作业,还推行了节水灌溉,效益很高。”

  胡锦涛总书记夸道:“很好。科学技术应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

  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露天展览。

  鲜红的柿子、紫亮的茄子、青嫩的黄瓜、肥硕的甜椒……水灵灵地“列阵”眼前,个个泛着诱人的光泽。

  “品种这么齐全!”总书记转身问王乐义:“蔬菜质量有保证吗?”

  王乐义回答:“完全按标准化生产,都是‘绿色’蔬菜。”

  从棚里出来,总书记再次握住王乐义的手:“乐义同志,你们的蔬菜搞得这么好,你要把技术多向贫困地区传播,让那里的农民也增收,让咱们中国8亿农民都达到小康。你要带好头,起模范作用!”

  王乐义表示:“请总书记放心,我们村党支部一定带领乡亲们把事情办好,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半个多小时的考察就要结束了,临上车时总书记又一次同王乐义紧紧握手,语重心长地嘱咐着王乐义,嘱咐着三元朱村……

  殷殷期望,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三元朱村,滋润着华夏大地……

  王乐义望着总书记车队渐渐远去的背影,思绪像潮水般涌上心头——“谁说什么季节吃什么菜?俺偏不信这个邪!”于是,王乐义腰挂粪袋子,向土里刨金子,引发了一场蔬菜生产的“白色革命”

  1978年9月,三元朱村15名党员一致推举37岁的王乐义当村党支部书记。那年春天,王乐义被诊断得了直肠癌,公社出钱为他做了肛门改道手术,腰上挂了个粪袋子,生活起居不便。听说他要当支书,老母亲和妻子说什么也不乐意。但王乐义心想:党组织信任我,全村人需要我,就是搭上命也得挑起这副担子。就这样,他拖着病残之躯,一干就是20多年。

  当时的三元朱村,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种菜菜不长,种粮粮不收,村民连肚子都填不饱。刚上任那几天,他领着村班子成员围着三个埠子岭转了一圈又一圈,制定了发展规划:“东岭苹果西岭桃,南岭山楂带葡萄。”王乐义带领干部群众苦战三个春秋,使三个埠子岭披上了绿装,飘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已发展果园430亩。昔日光秃秃的埠子岭成了“花果山”、“聚宝盆”,满山遍野的果树成了“摇钱树”。全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几十元增长到1200元。

  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收入不断上台阶,还得围绕土地做文章,让土地生金!1988年腊月廿八,王乐义的堂弟王新民从大连带回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灵的黄瓜让王乐义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吗!春节刚过,他就带上了干粮来到了辽宁省瓦房店市,直接上门取经。第一次去,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去,人家还是不松口。王乐义就是不“死心”,刚出正月,他又第三次来到那个小山村。人家问他碰壁撞墙都不回头,图啥?他诚恳地说:“俺们村穷,就是想学点技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王乐义一心为民的执着之情终于打动了对方:“就凭你老兄对乡亲们的这份心,我破例把技术教给你。”就这样,王乐义冒着严寒,废寝忘食,苦学一个月,终于掌握了这门新技术。

  学成归来,王乐义根据本村的自然生产条件反复试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学到的大棚技术,而且对大棚从方位、墙体、棚顶结构、大棚骨架、覆盖薄膜等5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建成了深冬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这时已是1989年8月,王乐义决定立即上实体大棚。可是无论他怎么做工作,就是没人建。因为建一个大棚需要万余元,对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村民来说,拿这么多钱本来就比较困难,更何况还是头一次搞,风险相当大。但王乐义认为,这把帮助群众致富的“金钥匙”不能丢。于是,他号召全村17名党员干部先打头一炮。看个别党员干部信心不足,王乐义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革命战争时代,党的任务是领导群众打天下;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员的最大责任就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搞大棚虽然风险很大,但咱们都对党旗宣过誓,这个风险咱不担谁担?”17个大棚很快在村北的大田里建了起来。8月建棚,10月播种,12月底鲜嫩的黄瓜就上了市!到第二年5月初,17个蔬菜大棚最低的收入2.07万元,最高的收入3.03万元。以前全村没有一个万元户,这次一下冒出了17个!村民们眼热了,心动了,纷纷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发展到144个,当年户均增收1万多元。

  冬暖式大棚的成功,使三元朱村人尝到了甜头,但王乐义并没有因此而止步——

  “啥是无公害蔬菜?不就是没有残留物的食品吗!俺就是头拱地,也要把它弄出来。”于是,王乐义奔西安上北京,请“神”拜“佛”,闹起了一场餐桌上的“绿色革命”

  三元朱村的做法出了名,冬暖式大棚首先在寿光大面积推广应用。王乐义担任大棚蔬菜生产的“总指导”,从那时起就一直没有休闲过。这些年里,他跑过多少路,去过多少地方,讲解过多少课,辅导过多少人,连自己也说不清了。为了推广大棚蔬菜技术,他北上黑龙江,南下湖广,西去新疆,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王乐义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1990年底,一位国家领导人视察完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后,对王乐义说:“你们靠科技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向无公害蔬菜发展,争取蔬菜出口……”啥是无公害蔬菜,王乐义不懂。他找县委书记去问。县委书记告诉他“专家”懂。于是,王乐义不等过完年,正月初九就直奔济南,找到山东省蔬菜研究所。  

  研究所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项目,但是,他们却给王乐义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用于解释什么是无公害蔬菜:

  在个别地方,一部分生意人为了使豆芽长得粗壮,样子好看,增加分量,就在生豆芽时施用化肥,如硫酸氨、硝酸氨、尿素等。这些化肥都是含氨类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可以转变成亚硝氨。亚硝氨是一种强致癌物,食用含这种物质的食物,可以使人易得胃癌、食道癌、肝癌等……

  王乐义听了大惊!

  “这么说,无公害蔬菜就是没有残留物的食品了?”

  这一次济南之行,虽然没有具体了解到无公害蔬菜的技术参数,却使王乐义对无公害蔬菜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是省蔬菜研究所专家举的例子,更在王乐义的心中激起了强大的反响。既然无公害蔬菜这么重要,既然蔬菜里边有这么多讲究,那他一定要不惜一切地把它搞出来,即便不为出口创汇,起码让消费者、让吃菜的人,不受一点儿伤害!

  山东省蔬菜研究所的人介绍王乐义去西安,说西安市蔬菜研究所可能有他需要的技术。

  王乐义心急如焚,又连夜乘火车去了西安。

  西安之行又没有完全如愿——

  “我们也仅仅是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到他一副失望的表情,人家又告诉他一个仅供参考的消息:

  “听说北京农业科学院几年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你可以到那里去打听一下……”

  在北京农业科学院,王乐义见到了他一路追访的无公害蔬菜权威专家王宪彬。

  王教授听完了他的自我介绍,特别是得知他是一个手术过的癌症患者,非常感动。从此,这一“土”一“洋”两位视事业如生命的人物,因“无公害”蔬菜,而结下不解之缘。

  在王宪彬教授的指导下,寿光全市从1993年初的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猛增到1995年的20万亩。

  这一年,他们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优质蔬菜新闻发布会,建起了寿光到北京的优质蔬菜“绿色通道”。2001年,三元朱村的300亩大棚被农业部授予国内首批“无农药放心菜生产基地”,他们的菜摆进了北京的大型超市。

  10多年来,王乐义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村里先后同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17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挂钩,长期聘请9名专家教授做顾问,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开发。气体施肥、立体种植等130多项新技术相继研发成功,太空椒、黑宝石李子等320多个名优菜果品种迅速推广种植。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王乐义带领全村率先走上了农业产业化之路。他不仅在村里成立了专门搞蔬菜加工、营销的公司,而且注册了“乐义”牌商标,走出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全村发展起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有机质生态型无土栽培蔬菜2000亩,产品走俏国内市场及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如今,寿光成了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拥有大棚35万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25亿公斤,全国第一。

  王乐义,这个响亮的名字,成为一个著名的蔬菜品牌,也成为菜农们共同的财富。然而,人们爱戴王乐义,不仅仅因为他创造了蔬菜种植的奇迹,更因为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钱是个啥东西,看重了是命,看轻了是纸。对共产党员来说,能为群众办事才是根本。”于是,王乐义舍小家为大家,目标直奔共同富裕,火一样的激情,燃烧着一生的“红色革命”

  王乐义任支书伊始,就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约法三章:“首先要管住自己,不能浪费村民一分钱;其次要管住家属,不能搞任何特殊;三要办事公正,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直到现在,他开班子成员会讲的还是这三条。

  冬暖式蔬菜大棚刚刚获得成功的那阵子,很多地方来聘请王乐义做顾问,学习这项技术。一听说要外传技术,许多村民不约而同地找到王乐义:“乐义啊,你受这么大难,才为大伙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可不能轻易传出去,咱先封锁3年,等‘发’起业再说。”可王乐义心里想: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三元朱的今天?当初不是人家把技术无私地传给我,我们三元朱人怎么能有这把“金钥匙”?再说党号召共同富裕,咱们富了,怎能忘了全国的农民兄弟。他拿定主意:一定要说服党员群众,把大棚技术传出去!

  党员会上,王乐义情恳意切:“我们是党员,就要考虑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咱不能自己富了就不管别人,外地的农民兄弟跟咱一样想致富啊!”

  10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长江以北11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3000多期技术培训班,发放科普书籍8万多册、录像带5000多盘,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千家万户。

  对外地来三元朱村学习参观的,王乐义更是敞开大门,来者不拒,热情相待。十几年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者70多万人次,为外地培训技术员2700多名。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个人有难处的,总是有求必应,倾心相助。1996年4月12日,云南省怡梁县下岗工人段云华、段云良姐弟俩,千里迢迢来到三元朱村,流着泪向王乐义诉说了生活的艰辛。王乐义安慰他们说:“放心吧,你们这就是到家了。”特意为他们在村委会大院安排了食宿,指定了教师。姐弟俩在三元朱一住就是两个月。学成后,王乐义又给他们寄去了130公斤豆种。一茬下来,姐弟俩收入7000多元。他们写信给王乐义说:“在您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学会了做人。”

  王乐义成年累月传授大棚技术,但他家里却没种大棚。不是他不想种,而是他没工夫种。他说:“我没有大棚,是想让大棚发展得更多、更好,让更多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为了选准蔬菜品种,他把自己的果园当成了试验田,从外面带来的蔬菜种子让老伴先试种,成功了传授给大伙,失败了自己承担损失。

  王乐义常对村里的干部说:“我掂量,光顾自己不能当支书。自己身不正,肚量不大,没有替别人着想的心,怎能让大家服气?当干部的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心里时时装着大家,才有号召力。”有件事王乐义一直不愿提及。70年代末,公社里考虑到王乐义带病没白没黑地忙活,就把一个招工指标分给了他的大女儿,但王乐义想到村里的年轻人都眼巴巴盼着出去当工人,就把指标让给了别人。女儿知道后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面对亲人的责怪,王乐义既像是自责又像是辩解:“谁家的爹娘不疼孩子?是孩子小,不懂事啊!”

  王乐义常说:“钱这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看重了是命,看轻了是纸。对共产党员来说,能为群众办事才是根本。”自担任村支书以来,他没占用过集体一分钱,还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钱拿出来为集体和他人谋福利。寿光市因推广大棚技术奖给他2万元,他分文未取。2000年他到北京得了1万元的“如心农业奖励金”,会议期间他就到中国农科院买了3600元的蔬菜种子,之后又拿出6397.4元买了设备,用于村里搞试验,自己只剩下2.6元钱。王乐义一年的工资是4000元,加上老伴侍弄的果园收入,在村里属中下等水平。他出去传授技术,山南海北地转,从不要人家一分钱,人家觉得过意不去,给他点茶叶和香烟,他都拿到办公室,招待四面八方来参观学习的客人……

  难怪,走在三元朱村,不论碰到老人还是孩童,乡亲们对王乐义的亲热劲儿让人眼红。正如寿光市委书记徐振溪所说:“共产党员如何永葆先进性,王乐义就是一面镜子”——

  “总书记能来我们村,是我们的光荣!总书记嘱咐我两件事,我一定办好!”于是,王乐义更是铆足了劲,要在中国农民的致富路上“继续革命”

  在三元朱村,胡锦涛总书记临上车前,第三次亲切地拉起王乐义的手,说:“乐义啊,我嘱咐你两件事:第一要把大棚技术传好,农民的生活达不到小康,我们中国就进入不了小康社会;第二件事,把村里的学校办好,让孩子们都能成为人才。有了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起来。”王乐义激动地表示:“我一定认真做,不但我做,我们村,我们寿光人,都要按您的嘱咐去做!”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令王乐义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现在最大的心事,就是怎么完成好总书记的嘱托: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民,把学校办好,把教育抓好。

  如今,这些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由他牵头的鲁光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即将在新疆、贵州等地开办,西部农民不用大老远跑过来,就能学到先进、实用的蔬菜种植技术了。即将落成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是王乐义的又一得意之笔。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农民不出国门,就能学到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这里走出去的农民不再是技术员,而是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专家。”

  现在的三元朱村,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不少农户盖起楼房,买上了轿车,百货超市、农资超市也开到了家门口。但王乐义却不满足,他对村民说:“人家很多村都比咱的日子好,啥时候咱村全都住进了小别墅,户均存款过了百万,那才算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掌握着科学的锄把,时刻不停地耕耘着他挚爱的土地,书写着一次又一次的传奇……(张金如 王怀瑞 桑光玉)来源:中国廉政报

责编:朱亚菲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