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王乐义--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20日 10:24)
他是一个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土地的人,但他却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且在人民大会堂留下了他那带有浓郁齐鲁风味的口音。他就是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
王乐义担任了27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创造性地应用冬暖式大棚种植越冬蔬菜,不但使三元朱村村民奇迹般致富,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前不足100元发展到现在的近1万元,而且把这一技术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缓解了北方居民冬季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给广大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创新冬季蔬菜生产技术
1989年以前,寿光已经有了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由于大棚温度太低,出了正月蔬菜才能上市,卖不上好价钱。针对这种情况,王乐义多次到辽宁去拜师学艺,回来后,就一头扎进大棚里研制出一种全新的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为了打消群众“新型大棚种菜能不能成功”的疑虑,王乐义带领村里的17名党员,带头建起了17个新型蔬菜大棚。1989年12月24日,试验的第一批越冬黄瓜在春节前上市,开秤每公斤20元,春节后还不落价。那一年,17个大棚平均纯收入2.7万元,最高的卖到3万多元,村里一下子就冒出17个“双万元”户。这一年,不单是三元朱村人终身难忘的一年,也是寿光蔬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由此促发了全市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的新浪潮。寿光蔬菜从此由季节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大跨越发展,也结束了北方地区深冬季节不能生产蔬菜的历史。
让蔬菜大棚走进千家万户
1989年冬暖式大棚取得成功后,村里很快掀起依靠科技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潮。在他倡导下,村里成立了科普夜校。白天他在大棚里手把手地教,晚上他在夜校里面对面地讲,全村群众很快就掌握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第二年,全村冬暖式大棚就发展到144个。
1990年,村里投资60万元建起了科技大楼,建立了蔬菜医院,成立了蔬菜协会,寿光县也成立了冬暖式大棚推广小组,由王乐义担任总指挥。这一年,他全身心扑在大棚蔬菜种植推广上,有时一天就跑了11个乡镇40多个村庄,得病了还坚持工作。当年全县发展蔬菜大棚5130个,仅此一项,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到目前,寿光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已发展到40多万个。
此后的10多年里,他先后到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导蔬菜生产,仅新疆就去过14次。同时,王乐义把村里的技术员派出去了一批又一批,帮助各地发展大棚蔬菜,为我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工作成绩突出,王乐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农民日报 作者:何兰生 李海涛
责编:朱亚菲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