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综述·评论 > 正文

危难之际 尽显公仆本色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4日 16:40

  他走了,带着未竟的理想和追求,走得是那样的突然而匆忙;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他走了,铸就丰碑一座,他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将永远激励着共产党人……

  2004年8月14日凌晨4时30分,一个让千里草原永远铭记的时刻,北京协和医院,一颗曾为北疆草原兴旺与繁荣、为塞外青城发展与强大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无限眷恋地永远离开了他日夜牵挂的事业和心之所系、情之所系的人民。年仅51岁……

  噩耗传来,人们难以置信,更无法面对。就在20多天前——2004年7月16日,中共呼和浩特市委九届六次全委会上,牛玉儒同志还重病在身主持大会,作了两个多小时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的工作报告。会上,牛玉儒同志满激情地讲道:四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我们必须以冲刺的状态迅速占领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在今年实现“两个六”的目标,财政收达到60亿元……

  牛玉儒同志那谦和亲切的笑容历历在目,牛玉儒同志那那鼓舞人心的讲话宛若耳边……这样的一位好书记怎么会离我们而去!绵绵哀思,涟涟泪水激起无尽的怀念……

  赴任危难之际不畏生死迎战SARS

  2003年4月8日,正在云南边陲考察边贸经济工作的牛玉儒同志,突然接到组织上的电话通知,要他紧急返回。4月9日晚,牛玉儒同志几经转机匆匆赶回呼和浩特市。第二天上午10点,自治区党委正式送他赴任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

  途经繁华的市区,牛玉儒同志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透过车窗,他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出发前,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语重心长寄予厚望的嘱托再次回荡在耳畔:首府不仅应当成为自治区的文化政治中心,更应当成为经济建设中心。呼和浩特市应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要在自治区争做“老大”,所谓“老大”,就是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包括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都应该在全区位列前茅;呼和浩特要在西部十二省会、首府城市当中一争高低……

  一块块林立的广告牌从眼前疾速闪过,牛玉儒同志思绪万千,深感肩头责任之重大。

  4月11日一早,牛玉儒同志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正在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会场,与大家共议呼和浩特市改革发展大计。十几个分组讨论会场,他一个团接一个团地跑,道路扩建、城市绿化、招商引资、再就业问题……他一一认真听取,并不时提出问题与代表共同商讨。

  4月12日,呼和浩特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胜利闭幕。兴冲冲走出会场的牛玉儒同志当即对媒体阐述了当年的工作思路:狠抓经济建设,培育和寻找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做大做强首府经济总量。尽快将取得的经济成果体现在全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使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能够不断地有所改善。力争使首府城市建设上品位、上档次,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首府百姓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广播中、报纸上、电视里,传来牛玉儒同志鼓舞人心的访谈,从社区到乡村,从企业到机关,首府群众无不为之鼓舞、无不为之振奋!

  翻开牛玉儒同志身边工作人员李理的工作笔记,我们惊讶地发现,牛玉儒同志到呼和浩特市上任后的第三天就已让他制定出了到市四区调研、视察城建工作的详细计划。

  4月13日,呼和浩特市卫生局通报,非典疫情开始在呼和浩特地区蔓延。

  4月15日,呼和浩特地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牛玉儒同志严正指出:呼和浩特市地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当作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随即,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牛玉儒同志亲任组长。

  4月16日,刚刚开完会议的牛玉儒同志便急急吩咐李理,多备些矿泉水、方便面、咸菜,买一双拖鞋放到办公室。李理明白,牛玉儒同志要住到办公室里工作了。没等他开口,牛玉儒同志便温和地对他说:“小李,你就不用跟着我住办公室了。回家呆着,有什么事儿,我会通过电话和你联系。”但李理还是执意留了下来。随之,其他市领导也纷纷住进办公室。

  自此,呼和浩特地区一场无声的战役打响。

  来势凶猛地SARS疫情考验着全市人民,也在煎熬着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

  听汇报,做决断,搞调研,查疫情……牛玉儒同志全身心投入到“抗非”工作中。

  4月22日,牛玉儒同志步履匆匆赶往市第一医院,一下车便主动上前与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一一热情握手,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他说:“在战争年代,人民子弟兵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在和平年代的这场防治非典战役中,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此时此刻,面对连口罩都不戴的市委书记,医护人员感动地流下了热泪。随后,牛玉儒同志又来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紧急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应急措施,解决交叉感染、后勤保障等诸多问题,并逐一与院长、医护人员共同划定病区、研究病床的解决办法。

  李理清晰地记得,到附院检查工作那天,临下车时,牛玉儒同志再三叮嘱他不要跟着下车了,就热情地与“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亲切问候。

  4月25日,非典疫情进一步蔓延,呼和浩特地区已成为全国、全自治区的重点疫情区,形势空前严峻。随后,呼和浩特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非典肺炎预防控制指挥部,牛玉儒同志义无反顾地亲任总指挥。

  在这段艰苦鏖战的日子里,他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设在6楼常委会议室的防控指挥部夜夜灯火通明,指挥部内悬挂着“作战地图”,这里俨然是一个作战指挥部。人们发现,牛玉儒同志的嗓子沙哑了,眼睛熬红了……

  这期间,用“夜以继日”来形容牛玉儒同志的工作一点也不为过。每晚照开不误的例会从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待专程来听取当天疫情工作汇报的自治区领导走后,他们又开始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因为要做到万无一失,这样的研究部署工作往往要延长到午夜时分,通宵达旦更是常事。

  每次散会之后,回到办公室的牛玉儒同志顾不上喘口气,就开始翻阅工作人员一起从网上下载的北京、广东等地有关“抗非”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进行分类,第二天一大早,再把这些取来的“经”转发到各个部门供他们参考。此项工作每晚必做,从不间断。

  这期间,牛玉儒同志经常是一天最多睡到两三个小时,有时还要靠吃安眠药来辅助睡眠。可不管睡得多晚,他总改不了早起的习惯,翻阅资料、批改文件是他一睁眼后必做的事情。

  几乎是每天早上8点刚到,牛玉儒匆匆吃过早点后,便带着司机和秘书到社区、农村、学校、出城口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向居民、群众询问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到之处,他总是让秘书随机作笔记、留记录,以便在晚上的例会上讨论、研究。这期间,他的足迹走遍了市四区的大部分社区街巷,有的地方还多次去复查。在团结小区,他发现各居民楼存在出口多、难封闭等问题,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在当晚的例会上,就提出了分类指导的管理办法,这一举措对指导全市的“抗非”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典”肆虐时,哄抬物价事件对呼和浩特市老百姓来说印象尤为深刻。当抢购风刚刮起时,牛玉儒同志派秘书悄悄到华联等各大超市摸底调查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库存情况,当发现全市大部分商店内的粮、油几乎被抢购一空时,他当即召开会议,采取紧急措施,由政府拿出资金稳定局势,第二天全市粮油价格就降下来了,大大稳定了人心,更增强了全市人民战胜非典疫情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

  “防”、“治”兼施,是呼和浩特市歼灭SARS的英明所在。在“防”上做到天罗地网、疏而不漏的呼和浩特,在“治”上更是英明果断。

  消息传来,不少人报以惊奇与猜疑——占地500亩,设480个病房、800张病床,拥有一流救治设施、一流就医条件的救治中心,在短短20天时间内就想拔地而起,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时任呼和浩特市建委主任的邸明德记忆犹新,SARS救治中心选址刚结束,牛玉儒同志便与其他市领导进入工地进行视察,现场指挥、策划、布置安排工作。当时,征用的500亩土地还是一片荒草地,心急如焚的牛玉儒同志几乎天天去一趟进行督促检查,帮助工作人员协调各方工作,甚至材料的调运、资金分配、人员分配等一些细节问题,他都要一一关心、过问。开工接近10天,一期工程临近完成,这时的牛玉儒同志每天至少跑两趟工地,工程质量更成为他关心的问题……

  就这样,奇迹诞生了!

  SARS救治中心如期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并迅速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呼和浩特各大医院对“非典”患者救治的压力,也为最后战胜非典疫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抗击“非典”的攻坚战结束了,已40多天没有回家的牛玉儒同志,拖着疲惫的身子踏进家门,妻子谢莉发现丈夫明显的瘦了一圈,忙把他拉到秤上一称,结果整整瘦了6斤。

  SARS,终于在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阻击下节节败下阵来,经过近两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呼和浩特地区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位新来的市委书记也在老百姓心目中赢得了极高口碑。

(编辑:刘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