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诗话(图)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2日 11:30)
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我国人民传统的庆祝方式是“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 岁’”(晋周处《风土记》)。
古代从皇宫到庶民百姓,都合家共享天伦之乐、一起除旧迎新祝福未来,“是夜,禁中(宫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良宵欢会,普天同庆,古今许多文人雅士描绘这一传统习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大唐雄主李世民写的《守岁》诗,让我们看到了“贞观之治”时的皇城禁宫内的除夕之夜:“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太宗是创业之主,他的诗中也看不出皇家除夕守岁有什么特别豪奢之处,末联还表达了与人共乐的想法。杜审言的《守岁》诗向我们展示了王孙公子、达官贵人过年时的酒绿烛红的景象:“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楷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灯烛照夜,歌舞娱乐通宵达旦。
吏民间的守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家人团聚,美酒细斟,绵绵夜话到天明,梁朝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这是一千四百多年前人们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除夕之夜更热闹,他写了家乡过年的组诗三首,有一个很长的标题“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第三首“守岁”诗道:“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欠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首尾有些慨叹,当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守岁风俗。这风俗流传到清代还是这般隆重热闹。诗人张问陶在《戊申除夕》诗中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土风重守岁,红烛暖茅屋。阑底腊猪肥,饔中家酿熟。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征逐。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
在合家团圆的年夜,还有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其他原因不能返家的游子,在除夕之夜难于排遣思乡之情,唐代人称“大手笔”的张说在岳州任上两次写过《岳州守岁》的诗,在另一首《钦州守岁》诗里写到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张说恪尽职守,在所任州郡里过年,那么另一位诗人戴叔伦是在旅途中辞旧迎新的,“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夜宿石头驿》)天涯孤旅,又遇除夕,难免百感交集。有些客居异乡的人常被热忱的友人邀去过年守岁,清代诗人蒋士铨《除夕过太常金先生宅守岁》(其五):“爆竹声中岁两更,怀乡思母岂无情?长安客有终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尘世华年喧梦蚁,朱门歌舞到侯鲭。谁知冷屋灯檠畔,游子凄然坐到明。”尽管主人家热闹又盛情款待,还是不能免除诗人怀乡思母之情,因为除夕正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他乡信美非吾土”啊。
除夕之夜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天然地引发出对国家统一、民族兴盛的企盼,海峡两岸一种互相关念不是区区一脉水所能阻断的。台湾当代诗人冯荣先生《除夕怀旧》诗道:“万里寄相思,断肠人岂知?年年除夕夜,长是两分离。”郭慧衡先生《壬子岁暮》:“爆竹声声腊鼓催,故园西望几低回。辞年独自寻酣梦,守岁徒教忆旧醅。”两岸同种同文同俗,除夕之夜自然格外思念。追求统一是两岸同胞矢志不渝的追求,诗人曾志鹏先生的《客中除夕》坚决地表达了台湾同胞的心声:“辞年一醉且高歌,流浪天涯可奈何!惟有梦魂不惮远,寻亲飞渡洞庭波。”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虽然过年的内容方式有变化有兴革,但守岁的风俗一直保留到现在。除夕之夜,亿万人民吃团圆饭别岁,围坐于荧屏前收看春节联欢节目,在守岁的温馨祥和氛围里,把文明美好的祝福献给亲友,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统一振兴。(郑陆)
责编: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