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忆过年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1日 16:50)
记忆中的过年总是和团圆联系在一起的,虽说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但是若陀螺般忙碌的现代人已经习惯了月圆人不全的生活。而春节,还是传统中国人最最不能忽视的节日,再忙碌,除夕之夜、大年初一,总要和父母家人一起过吧!盼远游在外的孩子归家,便是守候在家的人一年中最浓重的期盼了。
我家在农村,过年的气氛还是很热闹。一近腊月,零星的炮声就飘散在清寂的村庄,孩子们的笑声点缀着雪野。在屋里忙碌的大人们也就日渐忙碌得欢快,洗刷房间,清洗被褥,置办年货。还有蒸那一个月也吃不完的馒头,包那像小山一样多的饺子,冻起来,搁在那里。
可以让一个正月都有清闲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把这一切打点好了,可以让在外打拼了一年的孩子回来享受一阵轻松的好时光。
我家年年如此,小时候,我和父母一起加入盼望哥哥远归的行列。越是临近年尾,越是忙碌的欢快,挥舞菜刀剁饺子馅,准备春联,买鞭炮……。妈总是说:“忙着忙着,年的味道就闻出来了。”而小时候的我,总是不懂事的嫉妒远游在外的哥哥们,不用劳动一丁点,还占据着爸爸妈妈全部的思念。
记得有一年,大哥说好要回来过年的,可临近年末,还不见他的身影。那时候还没有电话,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他。按照他的计划早就应该回来了啊!爸妈不停的唠叨。家里祥和的气氛中多了一些焦躁。爸爸每天都要去村头盼那一天才来一次的班车,随着汽车的长鸣消逝在空荡荡的路口,一份阴沉也日益爬上爸妈的脸。除夕的前两天,家里人都默契的不再唠叨哥哥远归的话题,忙碌的节奏中也多了几分懈怠。妈总是忙一阵子就出神,没有了往年的欢快,我也从未如此地强烈盼望过远方的哥哥快快回家。此时,我才深切体会到,家里少一个人是多么清冷,而佳节临近,亲人杳无音信是多么让人揪心!
除夕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该是在门楣上张贴对联,烘烤鞭炮的时候了,锅里应该炖着肉骨头,香溢满屋。可是那一年,爸爸只是叼着烟卷在马路上转悠,妈妈抑制不住的唉声叹气,我和小哥哥乖乖地坐在电视机前。大哥不回来,我们这个年是没法过了。
除夕下午,汽车照例经过路口,爸却早早的躲在屋里,我想他一定是害怕路口没有哥哥的巨大惶恐,而又千万分的期待着让哥哥大踏步进屋的惊喜!总之,我们家所有人那天就这样静静的呆在屋里,谁也不愿最先让自己看到空荡荡的路口。突然,一个沉重的脚步走进来,一声吆喝让我们全家人血脉贲张:“怎么这么冷清啊!妈,爸,在不在家啊?”是大哥回来了!
我说的血脉贲张的激动一点都不为过,因为爸爸已经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嘴里骂着:“死小子,回来这么晚……”,妈妈奔抢上去,仔细查看哥哥是不是安然无恙,而我和小哥已经开始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了。
接下来的,就是我家最匆忙的一个春节,爸爸和小哥急忙打浆糊贴对联,妈妈急匆匆的在案板上剁饺子馅,我缠在大哥身边让他讲晚归的原因,大哥则象功臣一般翘起二郎腿看电视。
不小心回头时,看见妈妈喜极而泣滴落在案板上的泪……
(网友:王海珍/文)
责编:刘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