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时空连线]留驻光明(图)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1日 13:50)

    进入[东方时空]>>
    cctv_news新闻频道

  CCTV.com消息(时空连线):

  6月29号下午3点半,眼科专家姚晓明博士马上就要开始一例角膜移植手术,这是他用吴翼飞无偿捐献的眼角膜做的第三例手术。在前一天结束的两例手术当中,飞飞角膜的一部分分别移植给了一位16岁的少年和一位52岁的台湾同胞,而这一次,飞飞角膜的另一部分将植入一位湖南农民的眼中。

  3点50分,护士取来了存放飞飞角膜的小玻璃瓶,暗红色的保护液中静静地躺着飞飞的角膜。医生小心的将飞飞的角膜从瓶子里取出,放入病人的眼中,很快,它就会与病人的身体生长在一起。这一刻,吴翼飞帮助别人重见光明的心愿即将再次得以实现。而写有吴翼飞名字的小玻璃瓶,静静地见证着这个时刻,见证着吴翼飞对生命的另一种选择。

  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今年22岁,有着1米81 的大个头儿。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很阳光、开朗并善良的大男孩。两个星期前的一个周末,吴翼飞的妈妈发现了他的异常。

  飞飞的妈妈:“那一天我发现他的眼睛有点不对劲了,他就叫我不要惊动别人,他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件事,医生给我开了个单子,明天要去检查,这时候我才发觉事情可能严重了。”

  深圳的医院很快对飞飞的病情做出了确诊——脑瘤。

  6月17号,吴妈妈满怀希望带着飞飞从深圳来到北京。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震:“病人比较重,来了急诊就收住院了。”

  医院很快安排了手术时间,飞飞的病情开始急转直下。

  吴震:“然后出现癫痫抽风。”

  吴妈妈不敢相信,几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正在慢慢离自己而去。

  吴震:“所以跟他家人反复交代这病人很重,肯定是过不来。”

  面对生命垂危的飞飞,吴妈妈想起在一次闲聊中,飞飞提到过的一个心愿:愿意在身故后捐献眼角膜。

  飞飞妈妈:“我在跟他交流,在暗示着这个事情,我没明跟他说,我是暗示的,我就觉得这个手术有风险,他过去以后,我们能给别人带来些什么东西?行吗?好吗?他就紧紧握着我的手,摸我的脸,安慰我,拍拍我的肩膀,虽然他说不出话来,我知道他的意愿,我知道他一定,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

  吴妈妈把飞飞捐献角膜的心愿转达给飞飞就读的学校,学校立即联系上了深圳红十字协会和具体接受角膜的深圳狮子会眼库。

  6月25号,吴妈妈在飞飞的病床前写下了角膜捐献自愿书:

  深圳狮子会眼库:

  我是吴翼飞的母亲,我愿意在吴翼飞身后无偿捐献双眼角膜,以报答学校及社会对他的关怀,实现他的遗愿,将他的角膜捐给年轻的需要角膜以重见光明的患者,由于他现在病危,不能签字,现我代签字。

  母亲 :吴少慧

  2004年6月25号

  飞飞的生命随时处于危险当中,深圳红十字会的姚晓明博士则在焦急的寻找着北京能够委托进行眼球摘除手术的医院。

  姚博士:“人去世以后的角膜,夏季在6个小时,冬季在12个小时之内,

  就必须要把它摘取出来。”

  6月25号晚上,飞飞出现了极度危险的状况。

  吴震:“两个瞳孔都散大了。”

  紧要关头,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接受了深圳红十字会的委托,决定帮助飞飞完成心愿。

  解放军306医院眼科主任胡莲娜:“我们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与此同时,接受飞飞角膜的患者已经在赶往深圳眼科医院的途中。

  为了帮助飞飞完成他最后的善举,大家紧张地准备着。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大家的心情难以言表。

  解放军306医院眼科医生孙轶军:“知道这个消息的工作人员,可以说都在祈祷,希望能有奇迹,能让这个孩子的生命有奇迹。”

  6月26号,也就是吴妈妈代替飞飞写好捐献角膜自愿书的第二天,飞飞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吴震:“6月26号早上7点半,突然地呼吸停止了。”

  孙轶军:“他老师当时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孙医生啊,飞飞现在已经在抢救了,她说完以后就哽咽了,就说不下去了,我说 我知道我知道,我会尽快赶到。”

  吴震:“8点病人的心跳呼吸就全停止了。”

  从解放军306医院到北京天坛医院有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而此时,用来装飞飞角膜的冰桶突然发生了意外。

  孙轶军:“听到车上一声响,我就觉得是发生了一个什么意外,后来我想可能是冰桶炸了。我就特别紧张,如果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其它的意外的话,太对不住他了。”

  所幸的是,新的冰桶和冰块被及时送到。

  6月26号上午9点多钟,在飞飞去世的一个小时之后,解放军306医院的眼科专家及时赶到了北京天坛医院,开始对飞飞的眼球实施摘除手术。

  胡莲娜:“我打开的这个袋子,打开以后一看,确实这个孩子很年轻,很清瘦。”

  胡莲娜:“很好地把眼球取出来,然后保存好。”

  孙轶军:“使他的外观不要看出来,不要太难看,当时我们做得非常好,眼睛闭起来,孩子显得很安详。”

  而此时此刻,飞飞的父母一直在外面默默地守候着。

  胡莲娜:“把这个冰桶交还给他的父母,他的父母,马上就把这个冰桶接过去紧紧地抱着,然后贴在脸上,轻轻地说,宝贝儿, 你回不去了,我们把你的光明带回去。”

  6月26号下午5点20分,飞飞的老师怀抱飞飞的角膜回到了深圳,在随后的三天当中,飞飞的角膜已经成功地被移植给了三位等待光明的人。

  6月30号上午,飞飞的老师和同学们来到深圳眼科医院,看望移植了飞飞角膜的三位病人。

  姚博士:“这个是台湾的蔡先生,他的左眼接受了吴翼飞的角膜,今天是手术后的第二天,视力已经恢复到0.4了,左眼视力到0.4了。”

  蔡先生:“台湾叫遗爱人间啊!他没有死,遗爱人间啊!”

  见到16岁的王道艺时,一直陪伴飞飞到生命终点的李忠杰老师泪流满面。

  李老师:“你现在重见了光明,可以识字,一定要好好读书,飞飞哥哥就希望,把他的眼睛给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人,希望你一定要把他的遗愿,要继承下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其实飞飞捐献眼角膜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是飞飞始终有一个最为坚定,也最重要的支持者,那就是飞飞的母亲。母亲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是现在唯一儿子的生命在以另一种方式在四个陌生人身上延续着,此时的母亲心中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飞飞的母亲吴少慧女士,吴女士,你好。当时是在什么场合下飞飞提到要捐献眼角膜呢?

  吴:飞飞捐眼角膜是我们以前在电视画面、新闻媒体报道捐献眼角膜的时候,深圳市许多人都这样做了,我们也不是首例,在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些东西很应该提倡的,人既然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一些美好留给人间也是挺值得的事情,没有什么很在意的,就是在谈论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很应该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给孩子,就是捐眼角膜的事情,他因为当时已经是有点,话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他的意思还是有的,我跟他在,因为是在做手术的时候,都有风险的,我们也预计到我们当然希望他最成功的完成手术,能康复,但是也不排除有这种最不好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跟他交流了一些暗示了一些东西吧,暗示了这些,但是他能够跟我有所交流,他只能是以身体跟我握手,抚摸我的脸,然后拍拍我的肩,安慰着我,我心里面能够跟他交流的。

  主持人:你怎么暗示他?

  吴:做手术的时候,我当然跟他说,我们一定能够成功,我们有最好的医院,有最好的医生,为了你,我们赶来了北京,一流的医院,一流的医生,这些对我们来讲,对你来讲,肯定你是有希望的,因为手术必定是有难度的,到了现在这种情况的话,总是有危险性的,我就跟他说,万一有什么东西的话,你能够感觉到妈妈为你所做的一切吗?能够给人间带来一点,总是说过我们以前的东西,给他一些力量,就是这样。他能够感受到我说的一切,他就是跟我握握手,轻轻的拍我,轻轻的抚摸我,我知道他跟我是心灵相通的,为他做出这些事情,他应该是,完全是知道的,也应该是支持的。因为他用很使劲的力来握我,他平时都没有这么有力量,我感觉的到,感受的到。因为我跟我儿子从小就是,可以说是相依为命,特别特别的,特别特别的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很多人都会非常支持捐眼角膜这件事情,但是事到临头,事情到自己身上,特别到自己亲人身上的时候,这是一个挺难做出的事情,对您来说是吗?

  吴:对于我来讲,这个选择对于我来讲也不算太难,因为原来我们是没有这个意识的,但是因为我们受了这个社会,也就是说在深圳,大家在媒体渲染当中我们都很接受这一种,就是说为社会能够服务一下社会,回报社会,因为自己学校对我们关心很大,社会也很关心我们,所以从医院也好,从老师也好,他们能够尽量帮我们,帮飞飞,所以说到最后这个时刻,我觉得我们做这个,也不是太难,我觉得是很应该的事情。

  主持人:您有没有听到过其他反对的声音呢?

  吴:我们家庭都很支持,我们亲戚都觉得对于我们的孩子是应该做的,我们都感觉很兴奋,都不会说有什么东西,都觉得应该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年人,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应该的觉悟,不是说很特别的,有什么特别的难度吧,对于我们家庭来讲应该说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给别人光明,给别人带来一点有用的东西,我们只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也是很平凡的人。

  主持人:您一直没有见过那几位接受飞飞眼角膜的患者,今天听说我们要跟您连线,有一位来自于台湾的蔡先生,他们已经在昨天接受了手术,而且据说现在恢复状况非常好,他也希望能跟您说上几句话,接下来我们就把蔡先生也接到我们连线当中来。

  蔡:吴妈妈你好,我姓蔡,是台湾人,也是接受吴翼飞眼角膜的人,非常感谢,吴翼飞有这种遗爱人间的大爱精神,我很感谢你们。

  吴:没什么的。他能做出这一点,能为你带来光明,对于他来讲,也是他值得开心的事情。

  蔡:谢谢你们。

  主持人:蔡先生,您现在眼睛的状况怎么样,能看到东西吗?

  蔡:我现在能看到了。视力检查可以看到0.3。

  主持人:大概的情况都可以看清楚?

  蔡:赵先生讲慢慢会好,因为我前天才做的手术,昨天一天,今天一天,姚博士讲已经非常非常好了,要感谢姚博士,感谢吴小弟弟给我的角膜。

  主持人:重新看到东西感觉特别吗?

  蔡:这种心态、这种高兴,说实在的,我不晓得怎么言语,真的非常高兴,这种感受非常好。

  主持人:你知道你的眼角膜是来自于飞飞的?

  蔡:我知道,我看过报纸,我看他的报道,我特别把它集起来的。

  主持人:那您想知道飞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蔡:我知道,今年他的同学都会来找他,我知道他是一个很孝顺、很乖巧的一个年轻人。他也有遗爱人间的做法,是值得我们给他赞赏的。

  主持人:吴阿姨,能不能告诉我们,飞飞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吴:对,飞飞就像蔡先生说的,他真是一个很乖巧、很听话、很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记忆里边,他占的位置太太重要了,对于我来说。

  主持人:吴阿姨,您现在终于可以听到蔡先生的声音了,您会不会感觉这个陌生人跟您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会特别亲切?

  吴:会有的,因为他的眼角膜有我飞飞的价值在那里。

  主持人:蔡先生,您等这个眼角膜等了多久?

  蔡:也算蛮久了。大概有一个来月。

  主持人:当大夫告诉您说,您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眼角膜您当时怎么想?

  蔡:我当时很高兴,因为我礼拜五才从深圳回台湾,然后礼拜六就接到姚博士的电话说有一个同学的眼角膜要捐出来,叫我赶快飞过来,我礼拜天就赶快飞到深圳。我就住院,我礼拜一就开刀了。

  主持人:那你以后想去看看吴妈妈吗?

  蔡:当然,等我眼睛好了以后,我会亲自登门拜访,亲自跟她感谢。让她看看我,就好象看见吴翼飞的样子。

  主持人:吴妈妈和蔡先生,我刚才听到吴妈妈说一句话感触特别深,吴妈妈说要做出这么一个选择,对于她来说并不是非常的难,因为她觉得这是应该做的,应该让更多的人来捐献眼角膜,最后我想问一下吴妈妈,也想问一下蔡先生,你们想对想捐眼角膜的人想说一点什么吗?

  蔡:其实这在我们台湾也是很普遍,叫做遗爱人间,你把你的爱遗留下来,把这个东西捐出来,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吴:我觉得失去亲人是那么悲痛,但是他还有一点爱留在人间,也是值得我们安慰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你们,谢谢吴妈妈。

  蔡:谢谢吴妈妈。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6月25号也就是飞飞离开我们的前一天,飞飞的母亲接到了来自于深圳市红十字会的一封信,我们愿意把这封信再一次念给飞飞,念给他的亲人,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信里说毅飞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因为他明亮的眸子仍然在深圳这个美丽的城市闪烁着,他仍然在注视着他的亲人、他的学校、他的同学,还有他无比眷恋的这个世界。

责编:闫冬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