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9月8日,国际扫盲日。
这一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期盼:加快在世界范围扫除文盲的步伐,早日完成这项全球性的宏伟计划。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令世界瞩目:50多年来,我国的成人文盲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下降到8.72%。但我们并不因成绩而轻松,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这个沉甸甸的数字不能再背负于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上。
据统计,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20%。而世界上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又有统计表明,全球文盲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盲总数却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我国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文盲分布在西部地区。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5%,而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在广大农村贫穷落后地区,因贫困而产生文盲,又由文盲再导致贫困,已经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的农民,难以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理念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抵制封建迷信、不良文化和歪理邪说的侵害,更难以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以至还不会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生活乐趣。
全球文盲中有四分之三是妇女,中国文盲中近七成是女性。解放初期,全国妇女人口中的文盲率在90%以上。通过50多年的努力,全国共扫除妇女文盲1.2亿,妇女文化素质的大幅度提高。1982年至今,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下降了27个百分点,在各项文盲率指标中降幅最大。但是,我国目前仍有5500万妇女文盲,这成为中国扫盲工作中一大难题。在有些农村,女童的辍学现象依然严重。女性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着子女的明天,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明天。毋庸置疑,扫除妇女中的文盲仍然是扫盲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还有些地区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难以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
所有这些提醒我们,扫盲工作绝不能松懈,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当前,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为扫盲工作创造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扫盲工作,有关部门已制订了“十五”期间我国扫除文盲的具体规划和措施。各地各级政府也把坚决堵住新文盲、扫除剩余文盲、巩固提高扫盲成果作为工作重点。在扫盲中,许多地方深化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农民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增强扫盲的实用性,改变以识字、计算为主要内容的扫盲,逐步形成基本语文、实用数学、家庭生活知识和技能、公民生活知识与技能、创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扫盲课程体系,使扫盲逐渐从“扫文字盲”向“扫文化盲”的方向转变。
我们盼望,文盲这一群体在全社会的关心下、在自身的努力下,早日与我们共同沐浴现代文明的阳光,共同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尹鸿祝 吕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