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专家称我国高湿高温天气会引发七大注意力  
08月06日 13:48

    天热注意力一:会发布高温高湿警报吗

    在已经比较习惯听到沙尘暴警报、暴雨警报、寒潮警报时,人们开始发问:高温高湿天气为什么没有天气警报?中央气象台预报科科长、高级工程师乔林在回答一位网友“多高的温度会发天气警报”时说:我们发过暴雨警报,发过沙尘暴警报,也发过寒潮警报,但是我们还没有发过高温天气警报。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发高温警报,乔林说,现在还没有详细的制定多少度高温就发高温警报。

    据了解,除北京外,华北、华中等地也出现类似的“桑拿天气”。像这样的高温高湿天气是否有必要发布天气警报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发布天气警报,也成为市民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天热注意力二:该不该放高温假

    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的李先生说:“这么热的天,动一动就浑身是汗,整天呆在空调办公室里,已有同事得了‘空调病’,工作起来效率也低。还不如放假得了。倒不是说像教师那样放暑假,只要躲过‘桑拿天’就行。”而家住四惠附近的小朱说:“我每天要挤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上下班,天热加上车上人又多,把人折腾得头昏脑胀。吃饭没食欲,上班也很有些萎靡不振。像这样,还不如放假的好。”许多人对此都表示赞同,认为天气最热的时候不过一星期,放假对于单位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对于一些特殊无法放假的企业,则可以给员工以相应的补贴;另外,一些人也表示,即使不能放假,至少可以在作息时间上稍微调整一下。

    记者就此事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中并无“高温假”这一说法。而据了解,在一些企业中已开始实行“高温假期”制度。

    天热注意力三:“气象商品”何时量身定制

    近日,记者又了解到,上海第一百货、联华超市、华联超市等6家著名商家、企业纷纷与气象局签订协议,以每月约1000元的价格,购买天气预报;个别外省市的空调制造商也随即跟进……天气预报摇身一变成了商品,这样的奇事在上海已成为事实。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经营需要,商家对短期天气情况尤其是下一周、下一月的天气格外重视,晴雨冷暖关系到商品的出样、陈列和配送等。商家通过获得的天气信息去指导商店的日常运营。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也有一些商家在向气象台预定天气信息,但数量还相当少。即便在上海,“气象商品”也是刚刚起步。另外,由于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企业可以通过上网、打221台、短信息等方式获得天气信息,而不少媒体也一直在提供一些天气信息,这就使得商家对气象台的依赖相对减小。同时,由于一般天气预报所提供的多为近两天的天气情况,而无法适应商家对未来几天甚至一个月的天气走向的关注。但“天气商品”确实存在着买方市场。

    据专家预测,入世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有望给气象市场添加第一勺“催化剂”,服装、饮料、交通、医药、空调、保险、期货等一大批与气象息息相关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将不得不与气象有偿服务“联姻”。而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服务的提高,也将为我国气象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天热注意力四:会不会牵出一只秋老虎?

    眼瞅着8月8日“立秋”就到跟前了,不少人问,“桑拿天”之后秋老虎会不会接踵而至?记者从221“专家咨询”处了解到:近两天,天气仍旧会比较热;但比起前几天的高温高湿已有所缓解。今后将不再有8月1日前后的那种高湿天气。

    221专家告诉记者:高温天气在北京并不少见,但像8月1日这样的高湿天气还比较罕见。她又接着补充说自己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天气。而最近两三天里,由于有比较普遍的降水,湿热天气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气温不会太高。随后,北京的气温将会走低,比较凉爽的天气即将到来。记者从其他途径又了解到:本周偏南暖湿气流仍比较活跃,最高气温33℃,平均气温27℃,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高1℃。但同时由于云量较多,又多有雷阵雨天气,相比前几天已有极大好转。

    天热注意力五:气温高成冠心病导火索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大爷平时脾气就大、心眼也小,遇事爱钻牛角尖,遇到小商小贩缺斤短两他就爱讨个说法。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商贩认错就过去了。但是恰恰因为最近天气酷热,人们普遍肝火旺盛,小贩毫不示弱,同样较起真来,争吵不断升级,直至家人和市场管理人员一同劝说,才使双方暂时息火。可是,王大爷回到家中却一个人闷在小屋里生闷气、喝闷酒,早把医生“按时服药、不沾烟酒”的医嘱忘在脑后。终于,在最近一个凌晨,他的心梗爆发了,家人急急忙忙地将其送到医院抢救。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部主任罗怡介绍,酷热天气里,老年人首先要做好心情调节,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是郁闷的心情。他认为,在他不按时服药和生闷气之初,身边有人能提醒他及时忘掉坏心情就不至于此。对于老年人而言,好心情的确可以缓解疾病。

    据了解,北京市朝阳医院等一些大医院已经将绿色通道开到病人家中。北京同仁医院为了使病人重视胸痛这个冠心病的指示标,也特地开设胸痛中心。

    天热注意力六:暴饮暴食加重肠道负担

    近日由于天热,许多家长不愿在家中开火,带着孩子去街头大排档撮饭的越来越多。4岁的幼童南南就是因为细菌性痢疾被送到急诊抢救的。家长说,平时他们经常到这家大排档就餐,羊肉串、麻辣烫、酿皮、凉面,还有冰镇可乐、冰淇淋。家长很奇怪,为什么平时一直这样吃就没事,碰上高温高湿的日子就容易出事,而且吃同样的东西,大人没事,小孩子就撑不住。据医生介绍,其实孩子在这个季节肠道十分敏感,吃自己家中的食物都有可能感染肠道疾病,何况是街边卫生没有保障的“三无”食品。还有一部分婴幼儿的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理,特别是贪食水果无度,有的孩子喜欢吃荔枝,家长可以买四五斤让他们尽情食用,从而使孩子消化不良。

    北京中医院裴胜大夫建议,在这样的高温高湿季节里,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等,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多吃冷饮,否则易损伤脾胃。另外,由于食物易腐烂变质,食用熟食之前一定要高温加热。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热”透,外界温度高,肠胃一定不能太凉,吃凉东西应小心。

    天热注意力七:不出门也会中暑

    家庭主妇赵女士平时喜欢将室内的空调开得冷冷的,最高也有20℃。为了预防空调病,她甚至会盖上薄棉被,她的理论是多盖被、防感冒。但是,她忽略了居室和厨房的温差。近日,她想为家人改善一下生活,炖一锅牛肉。但是买菜回来,刚刚将牛肉放上作料,她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等到楼下的社区医生到来的时候,方才发现只是“小小”的中暑将其击倒,一瓶藿香正气水就令其清醒,但是不幸的是她的胳膊骨折了。急救医生呼吁,在封闭的空调环境里,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一旦有头昏、头痛、鼻痒、咽干等症状,即便是在室内,也要怀疑是否中暑。

    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刘红旭建议,室内恰当的温度应该在26℃至28℃之间,否则老年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而那些整日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则因为工作压力大、抵抗力差容易患热伤风。

    120急救医生左鹰介绍,在高温高湿的侵袭刺激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散发,红外线和紫外线还可穿透皮肤直达肌肉深层,引起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因为自身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既怕热又怕冷。为此,老年人在夏天午后到下午4时以前,应以尽量不外出为佳。在饮食上宜清淡,多喝白开水、淡茶水、乌梅汤等。急救专家罗怡建议,不要轻信可乐是最解渴的饮品,由于盐流失得比较多,最好喝一些加盐的水,以便及时补充体内的盐。



    数字纪录

    ●8月1日,北京市供电负荷达到814万千瓦,达到入夏以来北京地区高峰负荷的最高历史记录,仅空调降温就占总负荷的40%。

    ●8月1日,“桑拿天”使京城的污染、中暑、霉变和肠道病4大生活指数都升至同期罕见高值。霉变指数攀升至13,达到了今年最高值,即是“中度霉变”的最高限值。与之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发病趋热指数”也达到最高值3(高发期)。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161(三级,中度污染);中暑指数也达到最高值“4”,属“极易中暑”。

    ●在北方很少遇到的“热射病”也开始登陆京城,目前已有一位老人因此死亡。

    ●来自各大医院急诊室的消息说,除了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旧病复发增多之外,高烧和肠道疾病也比平日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平日体质就较差的儿童,则被空调吹得热伤风。“120”急救中心平均每天接到的呼救电话将近300个,抢救的病人大多是心血管疾病及意外事故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比平时增加了30%至40%。999红十字急救中心急诊量也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生活时报记者李海清 实习生耿俊伟)



责编:千寻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