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明山的森林腹地经过5天6夜艰难跋涉的21名华东师范大学学生,26日结束了“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返回上海。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是教育部的一个实验项目。从本月14日开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浙江林学院等高校的180余位学生分别在湖北神农架、黑龙江帽儿山和浙江大明山3个基地进行了为期1周左右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林学院的学生在大明山森林腹地走过20多公里崎岖的山路,越过数处绝壁,从海拔200米的基地攀爬上1200多米的险峰。白天的训练内容包括登山、攀岩、瀑布岩降、负重越野、溯溪、搭木筏漂流、搭绳过界、定向寻物,晚间则要搭建帐篷,宿营林中空地,拣拾柴禾,埋锅造饭。
水土不服和疲劳是参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大学生面临的最大考验。在大明山基地参加训练的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出现腹泻症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肩、腰、腿、脚肌肉酸痛。此外,沉重负荷、悬崖绝壁、急流险滩、毒蛇蚂蝗都对队员们的征程构成严峻挑战。
21岁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谈立行来自上海,以前从没有走过山路。食物、服装、睡袋和药品将谈立行容积达35升的背包撑得鼓鼓囊囊,在背包外他还要挂上防潮垫和全队7人使用的锅碗,手里拿着大帐篷的十几根支架,全身负重超过25公斤。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开始的头两天,大明山地区普降暴雨,被雨水浸湿的背包宛如巨石,压得身高接近1.80米的谈立行只能佝偻着前行。由于身体重心偏高,谈立行在崎岖的山路间行进中不时摔跤,在攀越绝壁的时候,沉重的背包几次险些将谈立行的重心拉向深不见底的山谷一侧。
尽管曾经一度有过要放弃的念头,但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之下,谈立行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在活动的最后几天,谈立行不仅主动将队中患病同学行囊中的帐篷转移到自己的包里,还始终走在自己小组的最后,保证没有一个队友掉队。他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教会了我怎么走山路,还让我明白了只要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持走到底,而不能回头。”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阎健教授对本次活动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通过训练,参加者从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一次锤炼,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大家表现出来的自信、进取、顽强、团结的作风也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记者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