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拆掉“独木桥” 架起“立交桥”——浙江依靠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纪实  
07月26日 19:24

    两年来,一组又一组对比数字不断翻新,直接显示出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的效应:由于职业中学学生除了可报考高职以外,还可以报考普通高校,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可直升本科,普通高中学生也可报考高职和成人高校,“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

    在全国中职招生不断下滑的情况下,浙江的中职学校发展却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势头,招生、就业、升学“进出口”三头并旺,招生总量增幅已逾20%;全省重点职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2.5%,普通高考和高职对口招生中职生的录取比率分别达到68.3%和78.6%。

    高中段普职两教不再是单腿跳,而是真正实现了“比翼双飞”。

    从封闭到开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长期来形成的终结性教育格局,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浙江省审时度势,提出在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同时,要努力拓宽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

    省政府在下发的文件中要求:“‘十五’期间,全省面向中职毕业生的高职对口招生数占高职招生总数的比例要提高到60%以上。同时,在进一步完善‘3+2’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的同时,允许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进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面向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有开考模式的基础上,开考与中职相衔接的高职类专业,为学有余力的中职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

    为拓宽中职升学“出口”,近年来,浙江省通过成人高校的改制、改革、改组和部分条件较好的中专学校升格等途径,以及采取政府投入、老校区置换、社会企业参与和银行贷款等措施,建立和筹建了37所高职学校,在校生达到12万余人。

    去年,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对口招生数由上年的1.1万名增加到2.1万名,使升入高职院校的中职毕业生约占全省中职毕业生总数的12%;今年在5.6万高职招生计划中,安排面向中职对口招生的计划2.9万名。浙江省自1999年开始“3+2”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允许省一级重点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挂钩,联合举办三、二分段的五年高职教育。到2001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3+2”高职教育试点学校扩大到77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同时,在29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举办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去年两类五年制高职教育合计招生1.2万人,在校生达到1.8万人。今年,浙江进一步扩大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计划招生1.9万人。

    上述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普遍欢迎,为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带动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升温奠定了重要基础。

    发展职业教育是浙江经济再创新高的内在需求

    以“轻、小、集、加”为特色的浙江经济由于市场取向较早,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使浙江从一个不发达的农业省变成了经济强省。但要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不断提高浙江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这不仅需要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出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有赖于职业教育培养成千上万的适用型人才。

    为改变以往职业教育的“短腿”现象,使其尽快走上大发展的轨道,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初中后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凡当年中职招生比例低于50%的,不得申报教育强县;评上教育强县后连续两年达不到要求的,取消‘教育强县’称号。”这一规定迅速转化为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实际行动。

    在加强宏观调控中,浙江各地采取了不少鼓励学生报考中职的特殊政策。义乌市教委出资80多万元作为职校录取新生的奖学金。长兴县和台州市椒江区向志愿就读职校的初中毕业生发放学费补贴。台州市椒江区公办职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由上年的800元增加到1300元,黄岩区教委还加大对农字号职校的投入,支持黄岩农职校免费招收新生,促使该校去年首次出现招生爆满。

    在抓重点职校建设的同时,浙江省还决定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好100个在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备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能在全省起示范作用的骨干专业。在上述政策措施的激励下,浙江各地重点职校建设再度升温。2001年在建的中职大型基建项目达89个,投资总额达6. 4亿元。列入今明两年建设计划的大型基建项目95个,总投资额为12.6亿元。

    吸收社会投资,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

    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发展和提高质量的“瓶颈”。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广开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在近年出台的“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各地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专项经费应逐年增加,并确保其占同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他们还鼓励各地努力盘活现有教育存量资源,通过土地迁建和土地开发等多种途径筹措建设经费,并利用银行贷款加快学校建设。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比较优势。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作出“把社会力量办学的重点引向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并制定了允许按生均培养成本收费,允许以股份形式合资办学,允许投资办学款项税前列支,允许减免征地配套费,允许进行“国有民办”改制试验等激励措施。率先改制的宁波市去年将鄞州区四所职业中学全面改制后,激活了机制,盘活了资产,增加了投入,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吸纳社会资金5000万元。

    据介绍,随着中职“国有民办”改革推进,一些市、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也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据2001年年报统计,全省现有民办职业高中161所,在校生6.3万人,占职高在校生总数的18.7%,其中温州市高达46%;全省民办职高招生2.9万人,比3年前翻了一番。

    近3年浙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全省由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含筹建)达23所,在校生2.7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36%。(卢晶)



责编:宋璐 来源:新华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