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影响就业的突出症结亟待消除  
08月06日 12:41

    记者调查发现,就业岗位增长不旺、高等教育改革滞后等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深层次矛盾,但要破解就业难,当前亟待消除的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一些突出症结。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扎堆”,人才流向不合理。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抱守“非大城市不去”的观念,使东部沿海和西部中心城市大学毕业生“人满为患”,而急需人才的基层和西部越来越少人问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马太效应”导致所谓就业难。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85.3%的大学生首选就业单位是城八区。广东工业大学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首选留在广东,其中80%要求留在广州、深圳两地。广东省高校毕业指导中心的王创用“内外压力”来形容广东就业形势。他说,今年广东高校毕业生近9万人,其特点一是98%要求在本省就业,来自外省的也很少回去;二是外省高校的毕业生大量涌入,去年广东接收的毕业生中有40%来自外省高校,预计今年在广东就业的大学生总数将达到13万人。

    其次是大专、高职生激增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据上海市教委介绍,今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万人,其中研究生8200人,占总数的12.9%,本科生3.4万,占54.4%,专科(含高职)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专科(高职)毕业生增加46%。广东省专科(高职)生增加的更多,在今年毕业的8.9万大学生中,专科(高职)生近60%,超过本科生人数。

    京、沪、穗等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一致认为,所谓就业难,主要是专科生就业难,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矛盾并不突出,有些专业还供不应求。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人才市场看到,许多招聘单位明确要求学历在大本以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女应届大专毕业生应聘20多家,都未被录用,她沮丧地说,全班3 5人,只有7位同学找到了工作。

    第三个亟待消除的症结是,大学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择业观念转变缓慢。“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同时又有许多地方学生不愿去。”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评价。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曹新生说:“大学毕业生盲目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在一些人看来,上了大学就应该到党政机关,到金融、税务部门坐办公室,其实,中小企业和基层的生产一线非常需要人才,可是学生们都不愿去。如果择业观念转变了,就业门路就宽广了。”

    记者在广州、上海人才市场看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开口就问月薪几千,待遇如何,除了京、沪、穗、深等大城市,地市一级的单位都不愿意去。广东教育部门的同志认为,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而一些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就业意识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状态不变,就业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第四,用人机制不活,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许多单位人员素质不高,但编制却满满的,无法吸纳大学毕业生,用人机制陈旧,难以吐故纳新。在陕西、内蒙古等地,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必须有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配套,用人制度不进行改革,将严重制约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徐江善 吴献)



责编:曲歌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教育】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轻松不再(08月06日 12:32)
【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轻松不再 四大矛盾困扰大学生就业(08月06日 12:30)
河北、宁夏:“不起眼”的小岗位 再就业的大舞台 (08月03日 21:48)
【教育】广东:3.6万应届大学生没就业(08月02日 15:00)
中国就业论坛筹备会议在京召开 (07月31日 22:16)
【教育】国家启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07月31日 09:04)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