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暑期文化】我要花用知识赚来的钱——探访大学生“家教”市场  
08月05日 10:20

    灿烂热情的夏日,正值学生放假之时,中、小学生扔掉沉重的书包,尽情享受属于他们的假期;然而在这个喧闹的城市一角,却有一个不断滋生壮大的群体——大学生家教。“家教”这个行当缘何吸引这么多的大学生加入此行列?这里面又存在着多少问题?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皇姑区北行市场附近和辽宁工业展览馆门前立交桥两处进行采访。

    来自“家教”市场的声音:“让我试试,我可以做一星期的免费试讲课。”

    9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长江街,在拥挤的街面上,这个由大学生组成的做“家教”的群体显得格外突出,长长的一面街道都被来自各个学校的大学生所占满,每人手里都举着一个小牌子,写着“家教”、“英语、数学、化学”等字样,眼睛里流露出企盼的目光。每当一个家长模样的成人在他们面前走过,只要眼神稍稍往牌子上瞥一下,立刻就有三五个学生走过去,“阿姨,您家孩子上几年级了?”“他想补哪科?”“这是我的联络方式。”面对把自己包围起来的学生,家长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是说:“你们每人都有机会,不过得让孩子自己选。”周围的学生又不失时机地递上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只要让我试试,您就会看到效果,我甚至可以做一星期的免费试讲课。”

    家长:“大学生做家教可靠一些”

    有几个女生围住一个中年男子询问是否需要家教,当记者加入其中询问时,这位男子看看记者说:“我孩子是女孩,所以想找个女生做家教。”他说他和爱人常常不在家,还是找个老实点儿的女孩子做“家教”比较放心。提及补课班,男子皱皱眉头,边摇头边说,以前也把小孩送到那儿,开课前就把整个假期的钱都交了,结果刚上了几天,补课班就“失踪”了,而且师资来源也不清楚,教学质量并不高,找个大学生可靠一些。

    “先‘相面’,再决定”

    登门上课的大学生是否也有自我保护意识呢?在采访过程中,有个女学生说:“首先第一眼要看‘面相’,然后通过言谈举止来判断他的为人及修养,主要还是靠一种感觉来决定。”也有略为“老练”一点儿的女生说,在第一次试讲课时,最好带上一个同学一起去,最后看他们家的氛围和对孩子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他的为人了。”

    去年沈阳市发生了两起不法人员以“找家教”为名伤害大学生的恶性案件,这无疑给即将和正在做“家教”的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也提醒学子们一定要看清来人的身份证,并把对方的联络方式留给学校,可以保险一些。

    大学生:“我要花用知识赚来的钱”

    “家教”市场的大学生利用暑假勤工俭学,最多时一人可以兼三家,一个月就可以赚一两千元钱。记者问道,如果有一份工作不符合专业,但工资高,你会做不做,多数的学生回答是不做,理由很简单:我想学以致用,用知识去赚钱。一位女大学生告诉记者,做“家教”可以锻炼自己的说话、思维和应变能力,学会更好地跟别人沟通,家里支持她的做法。记者又问到大学生做家教有什么自身优势,学生们说,我们刚刚从高三阶段熬过来,非常理解学生的心态,对他们正在上的课程也相当熟悉,沟通起来很容易。

    “压力”与“竞争”并存

    据家长反映,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里面,也有少数人鱼目混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并未提高,有的孩子说“家教”讲的和学校老师讲的不一样,试卷上的题“家教”也解不出来。然而大学生也有自己的苦衷:有的家长往寝室打电话要求其购买××练习册,多给孩子出题,甚至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也把责任推给家教,因此感到压力很大。

    在一群学生当中,记者问会不会因为几个人争做一个家教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友谊,大学生们立即回答,才不会呢,能者上,如果没有选上自己,只会有一个原因,就是自身能力不行,没把自己推销出去,不能怪别人。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脑子里的公平竞争意识相当强,他们会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辽沈晚报: 栾俊学 邹月娟 高骏鹏)



责编:曲歌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