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我国制造业虽已名列世界第四,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承接的基本上是国际分工中的劳动密集部分,增值有限,效益较低……
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同样的配件,国内企业组装的手表却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国内组装的汽车与原装车还是有差距……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势前,这种差距向我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制造”,谁来升级?
“制造问题”影响火箭发射
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有两个故事引起代表们的极大兴趣: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20世纪90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制造问题。原来是火箭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是技师研究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保证了卫星成功上天。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是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突破,其谱仪线圈为世界最大的线圈之一,在许多科研单位无法制作的情况下,也是由工人技师大胆创新,在短时间内将其制作成功的。
以上的故事提醒我们: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样离不开千百万应用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型的技术工人。
“有米”难寻“巧妇”
我们自豪,在一些尖端产业领域,我们有着杰出的技工。但我们的自豪仅限于不多的领域,因为我们不能不面对一个现实:“中国制造”,缺乏大批的升级者。
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名数控技工,参加十多场招聘会,月薪提到6000元,还招不到合适人选……这种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当我们满怀信心地突破了企业竞争发展的一个“瓶颈”——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却又深深地陷入另一个“瓶颈”——谁来合格地运用这些技术和设备。
显然,许多企业竞争面临的难题已经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有米”难寻“巧妇”!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据会议介绍,目前全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城市,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工“断层”现象。广州对8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表明,真正受过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术工人只有27.7%。上海最近做的一项职工素质调查显示:高级技工仅占0.9%,中级技工占45%,这很难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大批新增劳动力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这部分人要占到新增劳动力总数的30%。
十九年投入近十亿元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19年间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累计达9.7亿元。
来自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消息说,从1983年起到2000年,中央财政每年设立5000万元职业教育专款。2001年还加大投入,将职业教育专款增到7000万元。为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从1999年起中央财政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开拓性项目。到2002年,这一项资金累计已达2.35亿元。
职教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5千多万毕业生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迄今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共培养了5000多万名毕业生,城乡劳动者13亿人次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
我国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01年,全国初等职业学校有在校生8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有在校生1164万人,比1980年增长了4倍多。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达386所,在校生7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11倍。(尹鸿祝 李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