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书本,深入实际,我们学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我们更加明确了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奋斗目标。”结束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博士生们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作为团中央组织的全国百支下基层博士团的一支,地质大学博士团一行9人于今年7月下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进行生态环境考察。
塞外古城多伦位于北京正北300多公里的农牧交错带,是距首都最近的高原县城。这里是京津北部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也是考察高原沙地生态环境和防沙治沙的好场所,自然引起了这些学地质的博士生们的浓厚兴趣。在南沙梁,他们仔细勘测沙地环境;在一个个草原、草甸,他们认真考察生态恢复情况;在海拔近2000米的红花山顶,他们埋头采集火山岩……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博士生们实地考察了众多的沙地、草场、水库、村落、厂矿,在高原上颠簸跋涉了近千公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多伦县的生态环境有了全面的认识。
前些年,由于过度放牧、保护不利等人为因素,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多伦县的大面积草原遭到破坏,沙化情况严重,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自1997年以来,多伦县实行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围封禁牧、飞播造林等保护和治理措施加大了防沙治沙的力度。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这里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而可喜的变化。原先被羊群啃为不毛之地的草原又长出了成片的青草,原先肆虐的“黄龙”也被“锁”住了。卫星遥感图像显示,白色调的大片沙地已有许多被红色调的植被代替。
考察团中的地质大学教师周萍5年前曾来多伦考察过,此次故地重游,她深有感触:“多伦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为因素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而它的恢复靠人为治理也完全可以做到。”
在深入考察的同时,博士们还不忘记用自己的所学为当地人民服务。在多伦县丰源珍珠岩厂,他们给厂长带来了许多信息资料,还建议工厂针对市场的变化,抓紧转产新产品。一方是研究,一方是生产,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初步意向:在珍珠岩厂建立地质大学实验基地,学校将定期派研究生来这里实习、搞科研。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博士的王厂长高兴地说:“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的工厂会越办越好。”通过考察工厂、与厂长交流,无机非金属专业的博士生亢宇也很有收获:“科研不应该与实践脱节,我们往往是出来成果就束之高阁,许多成果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今后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多与厂家沟通合作,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开发一些与实际结合、受到生产方欢迎的科研成果。”
博士生们还针对多伦的旅游、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多伦县委副书记赵利华说:“他们的建议很有价值,我们将把这些建议加入到全县的发展规划中,把博士生们的智慧变为现实。”
几天的考察很快结束了,但“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漫漫征程仍在博士生们的脚下延伸……(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