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教育思想与1000多年后发祥于欧洲的近代大学开启智慧、弘扬文化、传播知识的精神相通。千百年来这一传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而历久弥新。
现在历史的脚步已迈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时代赋予大学新的使命和丰富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那么,未来的大学究竟如何才能适应这种要求?正在北京参加中外校长论坛的校长和专家们,勾勒未来大学的发展蓝图,睿智地预测和掌握大学的未来发展,表达出各自鲜明的、多元化的办学理念。
21世纪大学将是什么样的摇篮?
“未来的大学,将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大学将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成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论坛开幕式的一番话为未来的大学描绘了一个全景式的蓝图。
她认为,“未来的大学将更加多样化,与社会联系更加广泛紧密,具有更加灵活和富有活力的学习制度,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更多的学校和学习者所共享。”
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说,大学一直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在今天,全球化对大学的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承担的任务和学位课程的结构呈现多样化,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方式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回归教育、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等阶段性学习方式,大学的教育对象不断增加。同时他又提出,大学是为探究真理而存在,它的任务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成功者所必需的社会和个人品质。
在探讨亚洲大学的过去和未来后,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阿尔特巴赫说,今天亚洲国家提出了扩大高等学校“入学率”,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达到这两点目标将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办学经费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的矛盾、智力流失和人才回流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思考,并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代大学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21世纪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至少应肩负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四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大学。”
大学教育是“人”的教育
中外大学校长在论坛中谈论未来大学教学模式时都有这样一个观念:未来的大学发展空间和方式将不断得到拓展,将以不同层次、类别、形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受教育的成分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整个大学体系应是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发展结构,既要有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研究型大学,又要有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型大学,以及众多的社区大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的职能正在悄然改变。“未来的大学校园将成为信息化校园,这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北大校长许智宏说:“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这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近两年来,我国在线网络教育风起云涌,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在剑桥大学,“终身教育”几乎占到了“半壁江山”。剑桥大学副校长安娜·朗斯黛尔说:“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领域,可以宽泛地称之为‘终身教育’,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的人们对此非常渴求。对于出现不久并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终身教育’显然不能忽视,剑桥大学也在积极努力。一方面,我们有1.7万名学生为了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就读全日制寄宿课程;同时也有1.4万名半日制和更少时间来学习的学生,他们修读各种课程,既有仅仅几天的课程,也有两年时间的半日制硕士课程。”
对于如何发展研究型大学模式,曾担任斯坦福大学8年校长的卡斯帕尔认为,一个成功研究型大学,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要让大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参与研究,而不只是作为新知识的接受者。要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前沿科学,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培养和挖掘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中,共同寻求知识的同时发展知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模式为校长们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学校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但却拥有40个学科,可以称得上世界著名大学里规模最小的高校。它的成功来源于拥有大量一流的研究室和先进的研究设备,学生也就拥有大量接触最杰出研究人员、参与最前沿科学的机会。虽然这里毕业时不颁发毕业证书或者学历证书,但每年仍吸引了几万人来竞争。迄今为止这所学校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得主。
大学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今后教学不是‘母鸡喂小鸡’的方式。要培养大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教给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在研究中学习,而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让学生学会收集知识,鉴别知识,综合知识,最后才能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认为这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必经之路。
学科建设:挺进“无人区”
“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科”,这已成为大学校长们的共识。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水平。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大学学科也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大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为专业,探索新学科的建设成为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卡内基·梅隆大学正是抓住机遇,选定了计算机、商业、心理学等新学科建设,使这所只有35年历史的大学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如何建立和发展新学科、改造传统老学科,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成为各个大学未来发展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大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挺进学科之间的“无人区”,注重交叉融合。
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当前国际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科学的重大突破、新学科的产生经常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中形成,学科之间的“无人区”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突破点,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诺贝尔奖的比例已上升到47%。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多年来形成的学科结构,也将改变人们头脑中学科专业化的传统观念,而大学则需要主动适应科技和教育的这种发展趋势。
“现在多学科的互相渗透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说国际关系学,就涉及到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我们在今后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某一个学科的研究,必须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剑桥大学副校长安娜·朗斯黛尔说。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指出,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科学内部学科的交叉,也可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交叉,通过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与融合,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清华大学正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相关学科为基础,组建学科群,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组建跨系的研究院及跨学科的研究中心;设立交叉学科基金,重点资助跨学科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