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获悉,有关专家在最近对酒泉以东地区的汉代长城进行的考察中,新发现了烽燧30座、大型障城2座以及汉长城附属防御建筑——“天田”2处。
此间有专家称,此次考察基本上掌握了河西地区汉代长城的结构、走向和烽燧的数量以及长城周围的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资料,是近年汉长城考察中收获较大的一次。
甘肃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拥有战国、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其中,汉代长城在甘肃省的长城遗址中保存得最为完整。从1972年开始,甘肃省的文物工作者开始对境内汉长城遗址展开系统性考察。据悉,此次对河西境内汉代长城的考察,是该省对汉代长城遗址系统考察的最后一部分。而此次考察的地区——河西酒泉以东地区是甘肃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存的地区,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在此次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中,考古人员从酒泉、玉门到兰州市永登县,沿2000多公里的汉代长城遗址,考察了近百座烽燧和7座大型障城,除新发现的烽燧和障城遗址外,还发现了两段4至5公里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汉长城附属防御建筑——“天田”。
此次考察的首席专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邦湖介绍说,“天田”主要是用于防止敌人夜袭的原始“预警系统”,以往发现的几处“天田”遗址都因损坏严重无法作为“天田”存在的证据。
参与考察的专家同时表示,此次考察的另一主要收获是确定了汉、明长城的具体走向,否定了此前关于部分明长城是在汉长城基础之上建立的说法。岳邦湖指出,根据考察发现,汉、明两代长城城墙的夯层厚度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汉长城夯层多在10至12厘米之间,最厚也不过13厘米左右,而明长城夯层的厚度多在25至30厘米之间。此外,汉、明两代长城烽燧的位置截然不同,汉代烽燧多设立于城墙内,距离城墙内侧6至7米不等,而明代的烽燧则多和城墙建成一体并凸出到城墙外。
甘肃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德芳告诉记者,在汉代长城结构遭到风沙的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此次新发现的长城遗址对于确定长城的走向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西酒泉以东地区汉长城考察的结束,也标志着甘肃汉代长城遗址历时30余年第一次系统考察的野外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岳邦湖说,持续30多年的系统考察,对于了解甘肃汉代长城的基本情况以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当时的民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有关专家透露,今后将主要是对历年甘肃境内汉长城考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形成对汉代长城更为详细的描述。(记者 肖敏 宋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