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的骨置换材料将取代现有冰冷的金属和脆弱的塑料等材质,用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效果为病人送去福音。这种高科技产物——纳米人工骨,近日已由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李玉宝教授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八六三项目组验收。
一九九七年,李玉宝开始纳米人工骨的研究。他将纳米类骨磷灰石晶体与聚酰胺高分子形成复合体,并使纳米晶体含量调节到与人骨所含的纳米比例(百分之六十)相同,从而形成高强柔韧复合仿生生物活性材料。由于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用它制成的纳米人工骨不但能与自然骨形成生物性骨键合,而且易与人体肌肉和血管牢牢长在一起,并可以诱导软骨的生成。
纳米人工骨作为几乎与人骨特性相当的“类人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李教授纳米人工骨的研制成功,目前在国际上尚属首例,其成果已可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李玉宝介绍,用于纳米人工骨的纳米复合材料,另一个颇具前景的应用方向是制造人工眼球的外壳。由于它本身能与眼肌组织相融合,因此无需再用稀缺的人眼巩膜来包裹或引线来固定,就可达到同步转动的效果。若在此眼球内放置微型摄像头和集成电脑芯片,将影像信号转化成电脉冲,刺激大脑的振叶神经,失明者便可重见天日。这种“可动、可视纳米电子眼”已被列为李教授下一步的科研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