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帕米尔的儿子》讲的是一位江苏医籍汉族医生吴登云在帕米尔高原上的乌恰县默默奉献36年的感人事迹。吴登云是中宣部推出的一个典型。在接受这一报道任务并仔细研究过手头材料后,制片人和我一致认为,吴登云的事迹很硬,多下一些功夫,完全能够做得感人、好看。
在前期下足功夫,吃透材料,实在是可以事半功倍。就像这回,我在拍摄前把材料看了好几遍。经过分析,我觉得吴登云事迹的核心是两个字——奉献。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工作生活36年,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又奉献出了自己的血肉,更奉献出了比自己血肉还宝贵的唯一的女儿。吴登云的事迹很多,但抓住奉献这条主线,就可以挤去水分,把真正干货奉献给观众。我想在正面报道中,这是编导的首要任务。同时在做到这一点后,拍摄也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和许多先进事迹报道一样,吴登云的事迹,地方各种媒体进行过大量报道。事情就是这些事情,要想出新,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挖掘具体事例,就必须下功夫寻找合适的表现手法。在上述过程中,我深感技术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在乌恰县的第一天,我与老吴见面后没有直接采访而是利用各种机会与他沟通。直到第三天,老吴和他的妻子对我基本没有了陌生感,这时候我才开始采访。在拍摄地点上,我选择了以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为背景,让老吴“融化”在蓝天、白云和雪山之中。这样反复出现数次的采访背景,本身就构成了某种寓意。
在讲述老吴献血的事迹时,我用的是他一次献血后坚持手术,晕倒在回家路上的故事。而这条线索,是在与老吴妻子的私下谈话中得到的,其他新闻媒体较少涉及。在这里,故事本身很感人,我觉得手段应该尽可能地白描。因此,使用了护士和老吴妻子的回述,中间只插了两个空镜。老吴植皮的事迹,我想到应该去当时的手术室,让老吴用当时自己割皮的器械演示。这样,前两个事例要么有动人的情节,要么有冲击力较强的画面,可以初步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老吴唯一的女儿吴燕的死是节目的高潮。因为在老吴的心目中,对女儿比对自己的血肉还珍爱。直到拍摄的第四天,我还在苦于这一段生离死别的电视表现手法问题。晚饭后,面对帕米尔的星空,我在住处院子里踱步冥想。几乎是随着繁星的闪动,一个想法出现了:老吴常去医院旧址旁吴燕小时候玩耍的杏树下思念爱女,以此进入,回述吴燕的因公殉职,再回到杏树下,老吴的内心独白……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种情境。而要使这种情境更为完善,这一幕应该是一个多云间晴的黄昏。第二天,老天爷赐给了我这样一个黄昏,使我的构思基本得以实现。
在拍摄中,我和摄像也下了一定的功夫。由于日照时间长,最长的一天是早晨8点出门,晚上12点回住处吃饭。为了拍摄一个吴登云眺望高原的主观镜头,我和摄像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所拍镜头只用了10秒。而所有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登云的事迹感动了我,我发自内心地想把节目做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