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解决春运行路难需春天般的服务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4日 13:33)


  据人民网1月24日报道,2005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预计将达到19.7亿人次,同比增长3.4%。2005年2月1日至2月7日火车票价开始上浮,票价上浮幅度硬座为15%,其他席别为20%,节后票价上浮时间为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三)以后。长期以来,有一种情况未被考虑进来,即买“站票”的乘客同有座位的乘客车票价格相同。这不但不公平,还是引发乘客因争抢座位发生矛盾、不法分子倒卖座号谋利等现象的原因之一。另外,买“站票”的乘客中,农民工和学生占相当比例。这些人或收入不高或没有收入,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照。

  春运票价上涨,票难买,回家的路拥挤,买了涨价的票却没有座位坐,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一直未得到解决。

  以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春运为例,每年春运期间旅客购票难,好不容易买了价格上涨的车票,却没有座位,只好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站着挨到家的事层出不穷。运输部门在所赚钞票滚滚而来的同时,也在大念苦经:什么运力不足啦,旅客太多啦,车站不能滞留这么多旅客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旅客的罪也受够了,运输部门的苦经也叹息的让人发酥了。可春运还是停留在一个循环节上——票价年年上涨,旅客年年行路难。年年抱怨,却未见有多少改进。诚然,作为一年当中最大的传统节日,百姓们回家心切,也不顾得许多辛苦,许多无奈。面对春运高峰期,运输部门充其所能也只是在满负荷调集运输工具上做文章。增加运力,集中统筹调度车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紧张的状况。打击票犯“黄牛”,从严格执法的角度维护了旅客正常购票的权益。但是广大旅客“行路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

  长期以来,铁路部门的“坐商”经营模式和垄断行为习惯制约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的贯彻落实。公路运输部门虽然有些已经实行了企业改制,但长期存在的春运期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使公路运输部门在春运期间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理念大打折扣。

  尽管铁路公路运输部门对春运期间的运力均做了重大调整,在治安上也做了应有的努力,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春运需要。然而,这些努力的所有动机似乎只能用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来衡量。在春运旅客“行路难”上,道路运输部门距离全心全意为旅客着想,为旅客排忧解难的挖掘潜力还有相当的路程要走。

  解决春运期间旅客陡增,运力紧张,车站的滞留旅客太多,上车的旅客超载,“爆满”的问题,要靠运输部门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态度,更新服务措施来加以解决。例如,在服务宣传上采取站内宣传和站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使乘客及时知晓站车运行计划;在对旅客的疏导服务上,做好质疑解难的工作,春运特别紧张的站段为候车旅客置备必要的休息场所和在生活上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对旅客乘车的服务则应以“安全第一,舒畅第一”为中心,避免“加塞”“装猪笼”超载的情形发生。同时,加强维护旅客切身利益的力度,严厉惩处运输部门内部出现的只顾钱不顾人的行为。笔者认为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旅客“行路难”的关键所在。(阿祥52)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主帖参与讨论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责编:慕泉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