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消息: 国内股市现在成了千万人心中的痛。从去年以来的持续下跌,已经让数不清的人套在其中。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大跌的买单者除了一向忠实的散户外,还有不少的机构,数量可观的银行资金也搁进去了,相当一部分券商的日子也极为艰难。
这种前所未有的“套牢”局面,牵涉进去的利益前所未有,也在市场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呼声——要提振股市!这种呼声从今年春天的“两会”期间就已开始,如果观察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出台的过程,不难发现,今年加强监管性质的政策出台已经大为减少,加强监管的言论和力度也在悄悄出现变化。去年“声色俱厉”的监管加上大规模揭露“黑幕”,在今年已经让位于“稳定”和“发展”的主调。
从这种转变,不难看出政策面的倾向和重点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其中蕴含着决策的某些转变。今年6月23日开始的暂停国有股减持,为政策重点的转变提供了最好的注解。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股市必须有所表现。在海外一些分析师看来,这是政策面“屈服”于市场面的明显证据。
但是,市场的表现并不一定随着政策面在变,市场的压力并不能转化成投资者入市的动力。据称上海有的大户就已表态:不到“十六大”之后,我们不会入市!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为,在市场不确定性消除之前,投资者仍将观望;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在向政策面进一步讨价还价。于是,“6.24”行情在经历了不太长的上涨之后,再次处于阴跌的状态。
之所以费不少笔墨回顾今年以来股市的历程,是为了把握今年股市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复杂性。
提升股市的呼声在继续增长,支持面也在逐步扩大。近期我们注意到一些最新的动向:股市下跌正与国企改革和经济增长相联系起来。
国内权威的《瞭望》周刊日前载文说,股市下跌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称,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会影响经济增长。从2001年6月14日开始,深沪股市出现连续下跌,今年1月4日开始,更是加速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股市下跌已经与国企的改革和发展联系了起来。文章称,这轮股市下跌已经对经济产生如下影响:企业筹资困难,投资能力锐减,业绩下降。股市持续下跌使得一批国有企业改制计划搁浅,有些业绩优良和成长性好的企业改制上市进度放慢,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计划难以实施,投资项目和盈利计划受到影响。
此外,证券公司损失严重。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一些券商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如果再出现股民挤提保证金的现象,有可能使证券公司因无法按时支付债务或资不抵债而宣布清盘。如果一家证券公司倒闭,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对股市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文章还强调,股市大跌也使商业银行风险陡增。其理由是:中国的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已是既成事实,如此多渠道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而股市大幅下跌,无疑将使信贷资金大量亏本,不良资产的数量将急剧上升,风险大大累积。
但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见解。根据此见解,中国亟须出台新的政策来使股市上扬。
巧合的是,与此差不多同时,央行开始释放“利好”消息,央行于日前发表报告称,“股票市场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管道,应该在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这立刻使市场产生联想:银行资金未来可能会入市。
此外,一些学者、研究机构的“利好”股市的观点、看法也在纷纷出炉,一时间,以政策刺激股市的大合唱已经形成,并且蔚为大观!
但问题是,这将使中国股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即使股市得到提升,其影响将是非常短期的。说白了,这次刺激股市是救急式的临时“止痛”,得“救”的必然只是部分利益相关者,而不是在去除病根,对中国股市的改革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政策面真的“屈服”于市场需求,那么产生的另一个负面作用是:中国股市将继续维持“政策市”的特色,市场对政策的依赖性将再度增加,这与打“杜冷丁”的效果是一样的;也会使部分市场游戏者错误的认为,政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最终都会救市。
未来的政策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