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国有股减持:尘埃并未落定  
06月26日 15:42

    一年来,国有股在证券市场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从2001年6月的开始减持,到2001年10月的暂停减持,直到日前的全面停止,它的每一次举动都极为敏感地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并且毫无例外地造就了市场的一次次大起大落。终于,国务院的一声果断叫停让市场狠狠地喘了一口气,市场各方更是有种“大战之后,尘埃落定”的感觉。

    毫无疑问,此次“叫停”是正确而明智的,因为在市场闷头苦跌的状态下,任何调整举措和设定的目标都是虚的,都不可能很好地实现,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而只有在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逐步解决长期累积的问题,才能承受得住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从市场的积极反映也可以看出,这项措施是深受欢迎的。

    但是,在欢欣鼓舞之余,我们还必须要正视现实,清醒而理智地看到:国有股减持问题并非是尘埃已定,相反,作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国有股减持仅仅是刚开了一个头。因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股都是必须要减持的,原因如下:

    其一,国有股减持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其核心内容在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即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的领域退出,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而要实现这样的调整,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将现有比较分散的国有股权进行转让。从这一点来看,国有股的减持是势在必行的。

    其二,国有股减持是完善政府职能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有经济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布局过于分散,造成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投入不足、资金缺乏,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受到限制,很多需要政府需要办的事情无力去办,而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职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构成了市场环境的一部分,由此也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完善政府职能,满足市场要求,就必须减少政府对一些领域的投入,集中财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此,从完善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国有股是必须要减持的。

    其三,国有股减持是市场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短期来看,停止国有股减持可以减轻市场压力,为市场赢得发展的时机,但是,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股的存在始终都是限制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一个股份部分流通的市场在产品定价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面临国际化的情况下,大部分股权的不流通将直接影响到市场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即使在国有股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市场依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上市公司类型的增加,现有上市公司将会更加明显地受到非流通股份的限制,难以发展,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从市场长期发展和现有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国有股的流通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因此,此次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更多的是一种短期安抚,避免在经济运行面临困难的同时,出现证券市场的暴跌而对投资信心产生更大的打击,从长远来看,在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工作一定会继续推进,正如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所指出的: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当然,何时再提减持还要看各方面的条件是否配合,短期内应不会采取什么措施,因为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已经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

    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国有股减持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经济体制发展的问题,因此,减持还是不减持并不是仅仅靠证券市场就能决定的,而预计当国家再次提出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时候,已经不会再是单独针对证券市场了,很可能将推出一项覆盖面更广的全社会的系统性减持计划,至于减持的方式可能更主要的是以对战略投资者的协议转让为主,当然,这对证券市场还是会有影响的,但是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有了这一年的经验,管理层的监管能力和市场的承受能力都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股减持的平稳进行。(魏琦)



责编:于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新闻
《今日证券》:基金与重大利好(06月26日 15:53)
《证券时间》:我国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06月26日 15:53)
券商及专家学者:停止减持意在呵护证券市场 (06月26日 15:53)
《今日证券》: 国有股减持叫停始末 (06月26日 15:53)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