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新闻


少儿图书:“妖魔鬼怪”何其多  
07月15日 10:45

    前不久,一家出版社推出一种儿童图书———“妖湖怪谈系列”幻想三部曲,首批1.1万套竟被订购一空。据记者了解,各家出版社出版的这类原创或引进的儿童图书,征订情况都不错。对这类“幻想小说”,行家认为,作为一种新颖的儿童文学样式确实有不小的市场,但出版社盲目跟风,争相出版,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幻想小说对国内的小读者来说,确实是很新鲜的。几年前,国内也曾出版过《与幽灵擦肩而过》、《半夜别开窗》、《怪物也疯狂》、《魔塔》等原创幻想小说,但没有引起小读者的注意。“哈利·波特”的“登陆”,给中国孩子带来了奇妙的“魔法世界”;它风靡了世界,中国孩子自然也不能“幸免”。市场神经敏感的出版界于是闻风而动,纷纷推出了《魔戒》、“鸡皮疙瘩”丛书、《幽灵街》等一大批幻想小说。一时间,书店的少儿书架上,“妖魔鬼怪”可谓“成群结队”。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家长们对此也不满意。他们指出,这类故事大都以坟墓、幽灵为背景,孩子们沉迷其中,会整天处在一种紧张、恐惧的精神状态中,使他们产生心理和精神的障碍,不利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些教育专家也指出,当前图书市场的“幻想小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打着“幻想”旗号的作品,除了以“恐怖”、“刺激”

    为卖点,并无多少“文学”可言,似乎离开了幽灵就写不出幻想文学。

    他们认为,幻想小说只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种类,不应该把它作为主体;幻想小说在创作上也存在不少误区,如对儿童科学观念和知识的培养,对人性、人际关系、社会本质的认识,都可能产生某些误导作用。出版这类儿童图书,要慎之又慎!出版社和儿童文学作家,要担负起孩子的“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社会职责,决不可为了赚钱,热衷于制造这类“妖魔鬼怪”。家长们对孩子阅读这类作品,也要进行筛选和指导。

    但也有些作家认为,儿童的心理成长和成熟,需要一个磨砺的过程,适当阅读一些这类幻想小说,体验一下心理“恐怖”,可以使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惊险,增加胆识、应变力和想象力;幻想小说中刺激的冒险、紧张的节奏和有惊无险的气氛,也迎合了不少儿童的阅读心理,所以幻想小说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姜小玲)



责编:于冰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