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广场]28城市调整供地结构抑制房价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04日 07:08)

  CCTV.com消息(媒体广场):

  工人日报――至关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最近几天,王顺友这个名字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位20年如一日跋涉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深处的乡邮递员,在解释自己为何能够坚持走在如此坎坷的路上时说,我做的只是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今天工人日报的社评说,正是因为始终想着“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王顺友在大山深处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乡邮递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我把信件、包裹送到老百姓手里,看到他们高兴的笑容时,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经济日报――明年一半风险资金直补农民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日前表示,明年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要达到风险资金的50%。中央财政不再借款,实现粮食风险基金的良性循环。今天的经济日报报道说,近年来,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推动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粮食直补机制基本确立,粮食风险资金存量逐步盘活。去年国家用于直接补贴粮农的资金116亿元,29个省市自治区约6亿农民受惠。朱志刚表示,要把粮食风险基金良性循环当作一个制度上的根本性问题来抓。在此之前,要严肃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纪律。

  人民日报――多大才算普通住房

  根据国家七部委最近出台的有关稳定房价的规定,各地关于“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相继出台。人民日报记者在对部分房价较高的城市作调查时发现,这些城市对普通住宅建筑面积的规定,除青岛规定为120平方米以下,其他地方基本上都用足了规定的上浮比例。其中,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的标准定为140平方米,南京、广州、成都、深圳等地则定为144平方米。报道还说,武汉市的标准现在尚未出台,很多有房待售者近日一直在四处打听,想早点看到这张底牌。

  经济参考报――28城市调整供地结构抑制房价

  今天的经济参考报说:全国28个城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日前已采取四大措施加强土地供应调控,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一是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控力度。各地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用低的供应比例明显增大。二是加大闲置地清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打击非法炒房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四是加强土地供应和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人民日报――我国到2020年实现用水零增长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工业用水量却是发达国家的5-10倍。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援引水利部部长王恕诚的话说:我国将在未来15年初步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解决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到2010年,我国将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6%以上,力争农业灌溉用水实现零增长,工业用水量年均增长率不超过1%,到2020年,将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零增长。

  新华每日电讯――车价上涨?车商骗得自己都信了

  最近市场上一直涌动着一种车市即将回暖的论调,因此在谈不上有多少热度的车市,车价出现了齐齐上扬的局面。业界表示这是供不应求的结果,不过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对此分析说,这不过是厂商和经销商演的一出戏。作为一种营销策略,经销商不约而同的造势,宣称“销售比去年增长了”“XX品牌的车已经预订到七月、八月了”,不断以“虚假繁荣”的景象暗示消费者:再不买车,车价还要涨。但事实上,这样的营销策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刺激了一部分担心车价再涨的人赶紧买了车,但更加坚定了另一部分人持币待购的决心。

  新华每日电讯――我国基本不具备中高档轿车研发能力

  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前不久联合推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已具备一定的载货汽车和客车以及部分中低档轿车的开发能力,但还不具备开发国际先进水平汽车的能力;对于轿车,我国基本不具备轿车整车和轿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从发展趋势看,至2010年,国内企业在中低档轿车、大中型客车、载货车以及部分零部件领域将逐步具备自主开发能力。

  半月谈――警惕奶牛进口过热引来劣质洋奶牛

  “温饱靠耕牛,小康靠奶牛”,然而近一时期,黑龙江、河北等地发生的劣质进口奶牛坑农事件却打击了一些奶农的小康美梦。据最新一期半月谈杂志报道:近年进口的相当一部分奶牛存在牛价高、产奶少、配种难、系谱乱等问题,给购牛户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这个事件发出一个预警信号,暴露出当前奶牛进口过热带来的质量隐患与监管软肋。文章说,大量进口奶牛不是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长远之计在于走质量主导型道路,改良奶牛品种和提高牛奶单产水平。摆脱进口依赖,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高产优质奶源生产基地,已成当务之急。

  环球时报――美商务部长为何来华

  在中美纺织品贸易激战正酣的紧要关头,6月2号,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火速抵京,开始为期3天的中国访问。关于这次访问的议题,古铁雷斯称自己将主要向中方提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环球时报认为,这只是他的虚晃一枪。此次突然来访,首当其冲的问题显然是纺织品贸易。随同他来访的人员中有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主席莱昂纳多,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北京日报--美商务部长:我不想打贸易战

  2号下午,古铁雷斯在清华大学陷入了学生对于“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的轮番拷问。一名学生向他提出,美国对于中美纺织品贸易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无异于“涸泽而渔”。北京日报说,古铁雷斯忙不迭地作出解释,“我不想把水沥干,我只是想把水滤清些。”他还再三表示,美国希望通过协商解决纺织品问题,他不想打贸易战。

  文汇报――中美欧会爆纺织贸易战吗

  中美欧之间到底会不会爆发纺织贸易战?来看文汇报的分析。不少国际经贸问题专家认为,“虽然各方的态度比较强硬,但目前还够不上贸易战的标准”。因为通常所说的“贸易战”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争端各方在贸易问题上相互对抗、毫不妥协,并伴随着报复行为;贸易报复的范围已经超出某一范围,扩展到其他更广的领域;争端各方均不讲国际贸易规则了。当前,中国同美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显然还没到这步田地。

  新加坡《联合早报》――双边纠纷威胁多边谈判

  新加坡《联合早报》2号发表社论说,美国在对中国的贸易问题上应采取更加灵活的立场,否则双边纠纷将威胁到全球贸易多边谈判。社论说,美中欧是世界三大经济体,但目前都陷入了复杂的双边贸易纠纷之中。为了营造谈判气氛,中国政府5月20日宣布对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税,但此举并未得到欧美的积极反应。几天前,中国政府宣布取消总共81种纺织品的出口税。这一措施显然是对欧美强硬姿态的反击。社论认为,既然中方早前已经采取让步措施,美国应适可而止,不能继续漫天要价。

  参考消息――美欧贸易保护主义蓄势待发

  参考消息援引德国商报的一篇文章说,欧洲人和美国人现在挥动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每当关系到某某市场开放时,他们总是站在最前沿。而在对待别国进入本国市场时,美欧也想方设法地在保护本国市场,他们在这方面是用双重标准衡量的。文章说,美欧现在已经错过了及时进行纺织品结构调整的机遇,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限制已不起任何帮助作用,美欧现在必须对市场进行整顿。

责编:复苏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