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德宏州艾滋病调查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23日 20:41)
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
|
|
记者在采访德宏州受艾滋病折磨的一家 |
|
|
|
德宏州吸毒的人大多是青壮年 |
|
|
|
戒毒所里的吸毒人员大多都是十五六岁 |
下个月26号就是国际禁毒日,每年临近这个时候我们都关注着德宏,我们今年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它的变化。但是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也明显感觉到,德宏州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也的确不应该是只在某一时期才被重视起来的,只有各级政府部门长期的从根本上给予支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德宏才可能康复。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今年四月,国家禁毒委在全国开展了“禁毒人民战争”,一直处于禁毒前沿的云南省德宏州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个州早在八十年代就因为缉毒电视片中华之剑而闻名全国,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紧临着世界第二大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德宏州为全国甚至可以说为世界堵截着毒品,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病了。
严峻的艾滋病感染现状
这个病就是艾滋病。德宏州现有103.8万人口,截止到2004年年底,却已经累计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8124例,这还仅仅是在17万高危人群中检查出来的。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按总人口来算,我们一个地级州就有这么多感染者,怕是第一了吧。在全国。
德宏州副州长柳五三:普查之后这个数字对我而言,还是比较震惊的。
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科长段一娟:有点吃惊,有点吃惊。
一个地级州就有八千多艾滋病感染者,已经确认死亡的有1544人,全州艾滋病人留下的孤儿已经五百多人,难怪连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政府官员都对这个数字感到吃惊,如此规模的艾滋病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是什么呢?我们的记者走入了盈川县太平乡一个艾滋病家庭。
这一家人的感染竟然代表了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几年前丈夫与人共用针具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这是血液传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传染给了妻子,这是性传播,而妻子生下儿子后,儿子也被发现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是母婴传播,不幸,就这样折磨着一家人。
女主人:这种病治不好,又没有钱……心里很痛。
同样是因为艾滋病,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一送就是三个儿子,老人的目光怎能不呆滞?这个才八岁的小女孩生父、生母都死于艾滋病,继父命在旦夕,她自己也已经处于艾滋病的发病期了。只是德宏州艾滋病家庭的几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德宏州的瑞丽市早在1989年就公布发现了146例艾滋病感染者,是我国最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地方,当时就已经震惊全国了,15年后,德宏州的艾滋病感染者由146人骤增到八千多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如此迅速的蔓延呢?我们在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了解到,在八千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当中,因为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74.6%,因为性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24.5%,母婴传播占0.9%,由此可见,共用针具吸毒是造成德宏州艾滋病泛滥的主要原因。那么德宏州的吸毒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副州长柳五三:统计下来,我们吸毒实有25285人。
全州103.8万人口,2万5千多吸毒人员,也就是说,平均41个人里就有一个吸毒者,盈江县是平均三十多人里就有一个吸毒者,而在吸毒现象比较严重的陇川县,平均二十多人里就有一个吸毒者,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德宏州的吸毒现状,我们到了德宏州潞西市戒毒所,在这个所进行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现有840人。
记者:你来这儿多长时间了?
吸毒人员:八个月。
记者:多大了?
吸毒人员:25。
记者:吸了多长时间?
吸毒人员:十年。
记者:吸了十年了?为什么吸了呢?
吸毒人员:好奇。
记者:你认识的吸毒的圈子有多大?
吸毒人员:有几百人吧。
记者:你想吃的话,很容易就搞到吗?
女吸毒人员:德宏吸毒的人多嘛,在街上随便就能找到。
记者:你周围有没有因吸毒得艾滋病的?
女吸毒人员:有。
记者:多不多?
女吸毒人员:多的。
记者:有多少个?
女吸毒人员:几十人,我见过的。
记者:有没有已经不在的?
女吸毒人员:有啊,很多,好多毒友都不在了。
记者:那你有丈夫吗?
女吸毒人员:有,我丈夫也吃(毒)。
记者:你有小孩吗?
女吸毒人员:有一个女儿。
记者:小孩知道你们吃(白粉)吗?
女吸毒人员:知道,把她送广东那边去了,她姑姑家去抚养,因为这环境不适应她生活吧。
吸毒使当地农村人口出现负增长
在对这些吸毒人员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与其他地方不同,德宏州的吸毒人员当中似乎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于是我们又到德宏州的四个县市进行了采访。
村民:我是非常担心的,担心家里人去吸毒,家人出去嘛,以为是随便玩一玩,不知道是去吸毒,到时候,当你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吸上瘾了,这是很害怕的。
记者:你们这个村上吸毒的人多不多啊?
女村民:多得多呀,一村都是。
记者:都多大的人吸毒啊,都什么人吸毒啊?
女村民:现在吸毒就是十几岁啊开始吸,开始吸毒。
吸毒对当地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艾滋病感染者,除此以外它还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更加穷困。
在这个州,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残破的房子,因为吸毒的人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青壮年,所以农田里干活的也净是女人。
德宏是傣族和景颇族自治州,共有五个少数民族,在吸毒人群中,少数民族占71%,它对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都造成了影响。我们在陇川县赛号乡朋生一队采访时得知,这个村委会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全村一共有61户人家,250多人口。
记者:为什么是负增长呢?
陇川县赛号乡乡长石麻龙:最主要就是毒品250多人你看就死了40多人。
记者:这死的40多个大概都是什么年纪的?
陇川县赛号乡乡长石麻龙:都是青壮年。
德宏州副州长柳五三:像我们陇川已经发出了救救我们景颇族的呼声,像我们景颇族一些地方人口多年出现了负增长,因为吸毒了以后啊,死亡的死亡,第二个,远嫁的远嫁。
靠近金三角是毒品泛滥的重要原因
造成德宏州吸毒现象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德宏州靠近毒源,缅甸的金三角,世界第二大毒品生产基地。虽然德宏州的公安/边防/武警都在加大力度打击毒品犯罪,据估算,每年缴获的毒品量就占过境量的20%,是很高的数字了,但是,500多公里的边境线大多是没有天然屏障,这对那些零星贩毒的毒贩来说,几乎就等于没有设防。
这七公里的田地完全连成一片,外人是很难看出哪儿是中国,哪儿是缅甸的,毒贩轻而易举就能进入我国境内。而这种情况在德宏州是非常普遍的。不仅农田是这样,就是城镇的边境线也因为它的特殊性而难以挡住毒贩。仅仅在瑞丽,这样的边防通道就有30个。
就在我们沿着瑞丽姐告边检站调查采访的时候,正巧遇到边防武警战士抓获了三名毒贩,当场缴获海洛因大约一千多克,也就是一公斤多。因为没有经过审问,我们不便拍到他们的正面及赃物。
如此看来,在德宏州所辖的中缅边境线,要想禁止毒贩进入是难上加难。而这些零星毒贩就是采取诱吸等手段,先免费提供毒品,等吸毒的人上瘾之后就成了他的买家,把毒品渗透到了德宏百姓手里。另外临近缅甸的毒源,毒品可以轻易弄到,价格又便宜,这也是造成当地吸毒人群比较多的因素。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德宏州吸毒现象严重和当地的医疗条件比较差也不无关系。
副州长柳五三:我们卫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看病问题,像行政村自然村它没有好的医生,没有好的卫生室,另外他也看不起病,以毒代药,这样的话也出现。
这里所说的以毒代药,就是当地农民有点不舒服,生病了,有些人就会弄点毒品吸食,因为它的麻醉作用会暂时缓解疼痛,这也是一些农民吸食毒品成瘾的原因。
高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过早接触毒品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吸毒人员都是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第一次沾上毒品的。
吸毒人员:十多岁就开始了。
吸毒人员:十五岁,十五岁就开始吸了。
记者:从多大开始吸的?
吸毒人员:十六岁开始的。
记者:那你今年多大了?
吸毒人员:33岁。
15到20岁之间,正是初中毕业之后的年龄,而他们当中大多数恰恰是受社会上吸毒人员的诱惑和影响才吸食毒品的,按道理说,如果他们在学校就学也许就可以远离毒品。是不是这个州的高中教育有所缺失呢?我们的猜测在德宏州政府官员这儿得到了证实。
副州长柳五三:我们每年的初中升高中现在只能到30%以下,就是说我现在还有每年有一万四千名初中毕业生回乡务农。
我们了解到德宏州只有一所高中,一所职业学校,每年有一万四千名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这的确是令人担忧的事实。因为在德宏州八千多吸毒人员的统计当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占71.4%,初中文化的占24.7%,高中和以上文化的仅占3.69%。受教育程度和吸食毒品有着直接的关系。
德宏州是国内最早出现艾滋病感染者的地方,而且一发现就是146人,这146人又全是因为吸毒感染上的艾滋病,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一件事。可是这15年来,德宏州的艾滋病状况却日趋严重,除了吸毒这个原因之外,当地政府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客观地说,从1989年瑞丽首次出现146名艾滋病感染者开始,德宏州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年都将查出的艾滋病感染人数上报给云南省疾控中心。在2004以前德宏州有四个初筛实验室26个哨点监测站进行艾滋病监测。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我们只能是定期的到他家里面去继续给他监测,然后就帮他建档,定期的追踪,随访,就开展这些工作。
工作是开展着,但是这项工作是否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我们州发现146例感染者以后,已经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了,这是肯定的,但是在一些措施上,我认为还是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说发现了这么多感染者,那对以后的一些传播,一些流行的态势,好像是当时没有这么高的警惕性。
经费困难让防艾工作困难重重
防治艾滋病工作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在2004年以前,德宏州防治艾滋病的经费是5-20万元,而各县市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也就两三万元,有的地方还没有专门的经费,是和其他的传染病防治经费捆在一起,这样开展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你说就凭这些经费,要全面地完成这项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科长段一娟:基本的关怀吧,三万块钱,在我们整个瑞丽的话,能解决一个月的问题吧。
德宏州各县市不仅在防治艾滋病上的经费少得可怜,而且在硬件设施上更是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或者是差,那设备更是严重的不足,各县医院仅仅是,只能是在传染科,就是当地综合医院的传染科,跟其他的一些传染病人在一起治疗,不能单独地分开,还有的是,治疗的设备几乎没有。
记者:那几乎没有怎么治啊?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就说是在治疗这一块,比如说能治,但是好大的治疗方面得凭经验。
防治艾滋病重在宣传,德宏州最早出现146例艾滋病感染者是1989年,如果说,90年代初全国都对艾滋病讳莫如深的话,到了后来,各地都重视防艾工作并大力宣传的时候,作为艾滋病的重灾区,德宏百姓尤其是农村居民对艾滋病了解的还非常少。我们片子一开始就提到的一家三口艾滋病感染者,女主人是在2003年染上的艾滋病。
记者:你得艾滋病的时候,你知道艾滋病是怎么回事吗?
村民:我不知道。
记者:就是说为什么就得了这种病?
村民:我都不知道吸毒会得这种病?
记者:那在这之前你知道艾滋病这个词吗?
村民:不知道。
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科长段一娟:我们当时就是哪个地方赶集的时候去摆摊设点宣传。
记者:能达到什么效果吗?
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科长段一娟:效果是有一点,但是不大。
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副主任滕云:因为那时候是卫生部门单枪匹马在做,势单力薄。
缺少资金,缺少人,又怎么可能宣传到村寨,而吸毒人群中,87.3%来自农村,他们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他们不了解艾滋病,是艾滋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德宏州政府和四个县市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就是“财政困难”。德宏州每年的财政收入是都是3亿多元,而需求是12亿元,要靠国家和省里的支持才能维持,属于乞讨型财政,因此在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投入上一直是力不从心。
副州长:我们资金的话是县财政拿一点,乡上,各部委办局要一点,州政府拿一点中央和省争取一点,但是严格来说,这几点都是杯水车薪。财政拿不出来,我们干部都是工资的1%来拿出来禁毒和防艾了。
2003年,曹明强到潞西戒毒所调研的时候,德宏州公安局局长杨余交给他一份德宏州吸毒现状及危害的报告,曹明强按照这份材料在各县市进行了核实走访,他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全国人大代表曹明强:好像是大难来了的感觉。
记者:很严重是吗?
全国人大代表曹明强:很严重,大难来了。
德宏州严重的吸毒和艾滋病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全国人大代表曹明强就是其中之一。在2004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曹明强把德宏州的吸毒现状作为建议递交上去,得到了重视。六月,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到德宏州调研毒品和艾滋病问题,随后,德宏州成立了禁毒防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禁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政府/云南省政府和德宏州政府都加大了对德宏州防治艾滋病的投入,去年一年用于防治艾滋病的经费已经有一千多万,改善了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加强了人员培训,尤其是加强了对艾滋病的宣传工作,使得艾滋病的知晓率在农村达到60%,在城市是80%。
强制戒毒是打击吸毒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办法,在德宏州正在新建和扩建戒毒农场。另外,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德宏州已经开展了免费提供清洁针具,发放安全套,利用美沙酮替代毒品的工作,所有这些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德宏州副州长柳五三:新滋生的吸毒人员大大减少,据统计,一季度我们全州新滋生的吸毒人员才56人。
下个月26号就是国际禁毒日,每年临近这个时候我们都关注着德宏,我们今年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它的变化。但是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也明显感觉到,德宏州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也的确不应该是只在某一时期才被重视起来的,只有各级政府部门长期的从根本上给予支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德宏才可能康复。我们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更加光明的德宏。
责编:张丽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