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人民的儿子不好做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7日 10:48)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专题: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信访干部张云泉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常深情的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古语曰:“劝为人之子者,当及时事亲尽孝,则不致追忏之憾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个人可以漠视道德伦理,可以拒绝人情常规,却无法回避为人之子的义务和责任。做人民的儿子,不是精彩的表白,不是官场的辞令,更不是一时的冲动,这里面可有一种天大的责任,只有那些坦荡磊落、公道正派、勇于奉献、以苦为乐的人才能承当。

  人民的儿子不好做。绝不像有的干部那样喊几句动听的口号,口口声声人民公仆,可到了人民需要他的时候却躲躲闪闪,有的甚至搞错了辈分,耍起了官腔做起了老爷。

  做人民的儿子必须与人民保持零距离的接触,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张云泉做到了这一点,他接待过一位叫孙玉宝的老人,面色枯黄,身上沾了许多呕吐物。张云泉连忙扶住老人,然后打来一盆清水,擦洗去老人身上的秽物。老人是某贫困村的孤寡老人,患了胰腺癌,已无钱做手术,这次来是想请政府帮助解决一套寿衣。张云泉听后亲自把老人送到医院,还落实了老人的医疗费用。老人要手术了,却犯了愁,孤身一人,这开刀子女签字的事怎么办?张云泉紧紧拉着老人的手:“我就是您的儿子,这个字我来签,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儿子。”出院那天,张云泉领着信访局的干部到医院为老人送行。临别前,老人拽着张云泉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他含着泪反反复复念叨着:“你让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啊!我要把这些告诉全村的人。”

  做人民的儿子必须有一颗对人民的忠诚之心,即使得罪了人也在所不惜。有一年夏季发大水,旋风将一座茅棚掀翻。住在茅棚里的一对年近花甲的盲人在雷鸣闪电摸进一座拱桥的桥洞里。河水不断上涨,桥洞即将淹没…… 浑身被雨淋得发抖的盲人结伴摸到某公司找负责人反映问题,负责人明明在,却骗盲人“出去了”。又要下暴雨了,盲人找到信访局。张云泉立即打电话给某公司,公司的领导却打起了官腔:“要按程序,先本人打报告……”张云泉一字一顿地说:“现在是上午9点,如果下午3点他们还在桥洞里,我就用板车把他们拉进你空关的房子里!”结果,中午这位经理就乖乖派人用车子帮盲人搬了家。次日早晨人们发现,桥洞已经部分浸泡在水中。

  做人民的儿子必须无所畏惧,坦然面对一切困难。22年的信访工作,也在张云泉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在一些矛盾冲突激烈的场合,他总是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便利让给群众。一次,一名精神病人拿着破碎的啤酒瓶砸向上访群众,张云泉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赤手空拳夺下他手中锋利的玻璃瓶,而自己的一个手指却被他咬得露出了骨头,至今不能灵活地弯曲。在处理一起意外的突发事件中,他用身体挡住不法之徒打向群众的拳头,自己却被打得满脸是血,左眼被打得血肉模糊,留下终生伤残,视力从1.5下降到0.15,经常肿胀流泪。妻子曾经哭着问他,为什么当这受罪的“官”?他说,这受罪的“官”,不但要当,而且还要把它当好,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党培养的干部,我有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既为人民之子,就要殚精竭虑,为民谋利。张云泉用心血和汗水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信访干部在群众眼里就是政府”就是他的真切感受。不过,做人民的儿子不全是奉献和牺牲,也有快乐的时候,张云泉常说,“群众高兴了,我就高兴了。”“我所做的,就是要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啊!一言一行都浸透着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深情,对事业的挚爱,张云泉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作者:梁江涛)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刘英来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