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农民不应成为医疗遗忘的群落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5日 12:37)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三医院教授王维忠近日提出,有研究机构调查表明,全国有三成的婴儿是在家出生的,有近八成的农民是在家死亡的。王维忠说,没有9亿农民的健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我国应加大农村卫生投入的力度,让农村人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据新华社3月3日电)。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有病别忌医。可是,还有什么比感受到自己的肚子在阵阵剧痛,却只能因囊中羞涩而不得不苦苦忍受更为悲惨的呢?而明知在接生条件极差的家里生小孩很危险,却因兜儿里没钱,有三成农民不能进医院;八成得重病的农民由于无钱就医,无奈死于家中。这让人目瞪口呆、发人深省。

  但如果我们“光惊诧甭行动”,那么,我们要精心打造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可能成为泡影。不过,这里有一则文件上“行动了”了的新闻,据新华社2003年1月23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要求从当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这个“通知”发下去已有一年之久了,各地的试点工作究竟怎么样呢?是不是还有一些省市根本没动?没有相关追踪报道,笔者也不得而知。再过5年,让9亿农民能像城里人一样可以报销医疗费,这个目标可不是闹得玩的。没有群策群力,没有扎实工作作坚实保障,是无力可及的。

  我们当今需要解决的医疗制度上的“硬伤”不少。“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农民因生病带来生活窘境的真实写照。而一些破旧不堪的乡镇卫生院,也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看病难”成为广大农民摆脱不了的阴影。相反,经常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超级富豪生一个小孩“一刀下去”就可豪掷数万元,一次小病住进豪华病房几天就花销过万;医药费继续顽固地虚高着……这反映出我国对广大农民劳动医疗保护政策上的遗漏。其实,都是在社会主义阳光下作业的中国公民,理应让党和政府关怀的阳光普照到他们身上。

  可见,漠视农民的医疗救助,把农民工看作是“皮球”踢来踢去的作法,无疑会进一步加重整个社会的基本医疗救助体制的“病情”。我们除了进一步遏制医疗医药费虚高的不正常态势外,应尽快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的这份文件的精神,建立一套解决农民就医难的救助体制,减少他们的就医经济负担。

  要知道,今年你把农民这个“医疗皮球”粗鲁地踢给另一位领导,明年,别个主管领导也会将“皮球”踢到你的桌前。因为,对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来说,看不起病的总人数是“踢”之不少的,只会越“踢”越多;农民看不起病的这个“病灶”也是“踢”不掉了,只会越“踢”病情越重。(作者:周明华)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张会玲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