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各国灾后重建勿忘培养“减灾文化”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8日 00:35)
专题:东南亚南亚海啸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熊争艳 程云杰)出席27日在京举行的“灾后经济形势分析与国际合作”研讨会的中外专家们呼吁,在印度洋海啸灾后重建过程中,各国应大力培养“减灾文化”。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此次灾后除了要进行道路、桥梁、房屋等硬件方面的重建,还应特别重视培养“减灾文化” 等软件重建。
他认为,这需要诸多方面的努力:政府应该加强预防和管理灾难的能力,同时也要通过教育和宣传,使民众掌握灾难的知识,树立防灾意识,在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准备。
龙永图还呼吁建立一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救灾机制,协调国际社会和受灾国、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各个救灾环节的关系。
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地区代表团团长阿利斯泰尔?亨利说,在重建过程中,各受灾国和国际社会应更多地关注灾害预防建设,培养“减灾文化”,这样才能从长远角度降低灾害发生的危险。
亨利还指出,有效的预警系统是“减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系统可以发布海啸、飓风等灾难预警,并通过畅通的传播渠道,将灾难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
据悉,在日前结束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上,来自26个国家的代表已一致通过了在印度洋及东南亚地区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说,海啸重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合作,除了硬件设施的重建之外,也不应忽视在软件方面的投入,即增强当地居民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各种减灾的措施也是一种投资,可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0多位来自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世界银行的代表和受灾国驻华使节出席了此次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红十字会主办,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协办的研讨会。
责编:刘雅虹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