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海啸灾区食品“过期”内幕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2日 17:07)
专题:东南亚南亚海啸
新华社雅加达1月22日电 “究竟是怎么回事?千万不要让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印尼人和印尼媒体抹黑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形象!”1月4日,记者从亚齐灾区回到雅加达的第二天下午就接到当地华人陈中平先生的电话。
不排除“台独”分子挑拨离间
陈中平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告诉记者,他在东加里曼丹的老同学刚打来电话,反映说刚才在收看印尼最大的电视台SCTV的新闻节目时,看到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声称中国向印尼提供的救灾食品是“过期的,不能食用”,这家电视台还用特写镜头播出包装袋上的日期是“2004.12.10”。
记者随即拨通了在班达亚齐负责监督此次中国救援物资的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谭伟文的手机。记者将事情及时向他作了通报,并就这一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谭伟文气愤地说:“中国援助印尼的食品质量可靠,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当地媒体所谓‘食品过期’的报道,可能是出于对两国食品包装规定不理解,但并不排除少数人是别有用心的。”
谭伟文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受灾国家非常关心和同情,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对外救援行动,受到了受灾国家包括印尼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感谢,国际社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总有少部分人,特别是“台独”分子和对中国怀有敌意的顽固分子,千方百计进行挑拨离间,想利用这次救灾食品问题做文章,阻挠印尼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谭伟文说,中国政府非常了解印尼有80%以上特别是亚齐地区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中国援助物资的质量都是最好的,食品也都是清真食品。
实际情况是,中国包装袋上的日期是生产日期,而并不是像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所说的那样是保质期。按照中国的习惯做法,在食品外包装上都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不是像印尼那样只标明保质期。此次中国援助印尼的食品外包装上标明的生产日期大部分是2004年12月份的,保质期有的是24个月,有的是180天。由于中国食品的生产日期一般是标在外包装的显著位置,而保质期一般是用汉字标在并不显眼的位置,当地人中又很少有人懂中文,所以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早料到会有人制造“麻烦”
中国政府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在12月30日晚10点就由南航波音747客机运抵棉兰,总重为50吨的食品、药品和帐篷等灾区急需物资,由于棉兰机场从来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货机,相关机械不配套,加上搬运工人缺乏,卸货整整耗时6个小时,卸完时天都快亮了。
记者当时在现场看到整箱的北京清真食品老字号月盛斋的红烧牛肉和羊肉,真空包装,还注有阿拉伯文的“清真”字样。
1月2日,中国第二批救灾物资又运抵棉兰。谭伟文亲自督阵,雇了50多名当地民工迅速可靠地把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的100吨物资卸下了飞机,记者注意到其中大部分是药品和食品。身为印尼归侨的谭伟文仿佛早就料到会有人制造麻烦,当时就不厌其烦地向接收方解释,这些中国政府临时下令有关清真食品工厂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救援食品,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外包装上印制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而不是印尼一般食品包装外面所印的过期日子。谭伟文特意强调,中国有2000万穆斯林,中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印尼穆斯林的饮食习惯,所有的救援食品都是清真的,是合乎伊斯兰教规的,请亚齐灾民尽可放心食用。
当地媒体更正错误报道
在得到谭伟文的确认后,记者立刻通过当地华文媒体的朋友,请他们帮忙联系SCTV的管理层,反映中国大使馆的意见,请该台作出更正说明。中国驻印尼大使卢树民对这一事件的处理非常重视,委托谭伟文带领使馆工作人员再次前往现场查看,确认中国提供的救援食品全部都是新近生产的,并对在场的印尼海关及机场工作人员作了说明和解释。他们还拿着样品,前往下令封存中国食品的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药品食品监督局和北苏门答腊省政府,分别会见了药品食品监督局局长和北苏省政府秘书长,并作了说明。他们均表示理解,并表示问题已经得到澄清,此后下令将中国食品放行送往亚齐灾区。
中国大使馆还通过接受电视采访、发表声明、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向印尼民众进行解释说明。曾经发表过错误报道的媒体,多数都已进行了更正。目前,中国第四批援助印尼物资已经送抵灾区灾民手中。(记者余谦梁 李宣良)
责编:唐峰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