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突降暴雨反思北京城市建设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1日 22:45)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刘浦泉)连续“喊渴”了五年的北京城,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整个城市似乎有点猝不及防。那么,这场暴雨到底给北京带来了哪些影响?暴雨过后又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方面的思考?

  “此次降雨有利于缓解北京多年的旱情,但也暴露出北京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焦志忠这样概括。据他介绍,从10日16时到11日12时,北京市平均降雨量23毫米,雨区主要集中在城区、房山、大兴以及怀柔,城区降雨超过50毫米,最大雨量发生在天安门,为106毫米。

  焦志忠说,尽管这次降雨给北京城区造成一些灾情,但对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产生积极影响。密云、官厅两大水库水量虽未因降雨明显增加,但由于水库上游流域有降雨,使密云水库入库水量多年来首次实现“入大于出”。

  密云水库重要水源地的白河堡水库蓄水量也明显增多。十三陵水库提前完成补水任务,蓄水已达960多万立方米。

  此外,城市河湖水量也进行了补充和置换,置换污水和补充新水均超过100万立方米。

  然而,此次降雨也暴露出北京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和平认为,多年来,北京城市人口增长较快,而很多新建居民小区未按标准新建排水设施,而是接入原有的市政管线,加大了排水负荷。现有的排水设施最好也只能抵御五年一遇的洪水。一旦瞬时雨量超过道路排水系统设计能力,就会导致道路排水不畅。此外,道路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排水的压力,使雨水不能直接从地表渗入地下,增加了地表径流,从而导致大量积水,造成交通阻塞。

  据统计,北京遇中雨以上积水点多达72处,去年,北京市安排了菜户营桥、东直门桥、左安门桥等22处排水工程,今年又在清华东路等13处积水点增设了排水泵站。增设排水泵的积水点此次没有出现明显积水。

  此次降雨造成多处老旧平房倒塌,说明加快北京城区危旧房改造势在必行。刘和平认为,北京市虽然加大了危旧房改造力度,但城区危改任务仍相当艰巨。目前,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等城区危旧房仍比较集中,每到汛期,房管部门都在城区危旧房排查中发现不少安全隐患,对一些明清老房、私房、锁门户、空房户,房管部门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书,但有些户主却置之不理。此外,城乡接合部一些平房未按标准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危改的难度。

  这场突发的暴雨还对北京市防汛预案提出了考验。北京市已连续五年干旱,未遇到过大水。面对突发的汛情,如何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保持通信、交通、供电等方面的畅通,加强市政、水利、气象、公安、房管、园林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仍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此外,暴雨也是对北京市民素质的一次检验。记者在北京街头看到,很多下水管道排水不畅是因树叶、纸屑等垃圾堵塞造成的。市政管理部门虽出动4000余人上街进行排除积水,但仍不能保证所有下水管道畅通。

  北京缺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雨水来了,如何将雨水留住?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刘和平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节水和开发水源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目前,北京城市排水分为雨水和污水两个系统,所有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而雨水则通过市政排水管道流入凉水河、通惠河、玉渊潭等城市河湖。为了留住更多的雨水,北京郊区建立了85座大中型水库。同时,正实施一系列洪水管理措施,加强对过境洪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要做好应对再次发生强降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交通畅通、供电和房屋特别是危旧房的安全。要吸取教训,对北京城市建设进行反思。”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11日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的会议上说,对防汛抗旱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牢固树立首都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做到“不死人、多蓄水”,将天上的雨水、地上的洪水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目前,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在对城市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以确保北京防汛安全。

责编:柳博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