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正是东风浩荡时——十六大代表畅谈西部大开发
——(十六大聚焦)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15:29)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为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西部大开发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连日来,十六大代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代表在讨论中认为,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新号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西部地区更要发奋图强,以新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党交给的新任务,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大跨越。今天下午,十六大新闻中心专门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西部有关省区市负责人介绍西部大开发的情况。

  

西部传唱神奇故事

  1999年6月,古城西安。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3年过去了,路通了,灯亮了,山绿了,河清了,客商多了……西部这片热土,传唱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青海省政协主席桑结加代表谈起西部地区的变化时显得异常兴奋。他说,我们青海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速度,固定资产投资搞到200多亿元。 省到州,州到县,都修成了黑色路面;青藏高原上还修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些我们原来设想要奋斗几十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青海的变化,太神奇了,不要说别人,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3年来,国家不但为西部开发制定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而且把大笔的资金投向西部。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30多个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了6000亿元。3年来,西部已经修通了数千公里的高速公路,西部大部分县通达沥青公路,大部分行政村接通了广播电视。3年来,特色经济正在西部地区“长大”,生态环境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大开发的浪潮,不但使西部山河换新颜,更深刻改变西部人的精神面貌。来自西部的魏如古牙代表,是一位撒拉族人。她说:“我们那里的年轻人过去大多在家闲呆着。西部大开发后,机会多了,年轻人的脑子也活了。他们不但种蔬菜、办工厂,而且还千里迢迢来北京打工。现在,撒拉族小伙子在北京开的饭店就有七八家。

  “西部地区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好处,西部人民对党的感情很深。西部人认准一个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桑结加代表坚定地说。

  

西部大开发的新号令

  今天,西部地区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们要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西部地区的代表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来自内蒙古、西藏、宁夏的一些代表在讨论中说,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西部大开发争取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区一定要咬紧牙关,再上新的台阶。

  西部地区积聚着全国最多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技术、人才比较匮乏,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还在恶化。对于这一点,西部地区的代表都有清醒的认识。

  发展,发展,再发展。西部不能停步,更不能发展慢了。这是西部代表和西部人民的心声。

  “原来我还挺满足的,以为自己家乡不错了。但到东部地区看了看后,发现我们的差距很大。我们还需要加把劲。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缩小地区、城乡差距。让我们那里赶上北京,我想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经过努力,可以发展得更快、生活得更好。我们把北京作为我们的榜样。”来自西部农区的马元良代表说。

  西部地区的代表们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这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长久的充沛动力。同时,西部大开发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这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西部人发奋图强,锐意进取,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新目标,东部和中部代表的热情决不亚于西部。他们意识到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准备以更大的热情投身西部大开发之中。

  广东省曾数次组织上千人的庞大队伍,踏上“西征”的路途。广东代表在讨论中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能少了西部,东部要下大力气帮助西部。一些来自东部企业的代表也正在拟订新的投资西部的计划。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河南团的代表表示,要加快东引西进的步伐。

  

创新体制走新路

  十六大报告提出,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这是对西部的新要求。

  “西部地区积累了勤劳、勇敢、不畏困难的精神底蕴。这是西部地区在艰苦条件下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思想观念比较传统、保守。”来自西部牧区的郎国清代表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西部人必须打破常规,创新体制,才能实现大的发展。”

  西部地区代表对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感触颇深。他们说,现在沿海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西部的基础建设、房地产项目上大显身手,来势迅猛。这样既加快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又改变了西部地区的面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民营经济要起大作用。西部地区思想要更加解放一点,对于这些企业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大的鼓励和支持。

  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不够理想,曾是影响资金、人才流向西部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西部大开发的“梗阻”。张裔炯代表认为,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把改善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这样,西部地区才能通行更多的物流、人才流、资金流,才能确保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西部要输血更要造血”、“西部要发展,科教是关键”、“要发展,要效益,要生态”……西部地区代表的这些话语表明了他们对于发展新思路的认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十六大报告给西部地区提出了新的发展任务,更为西部地区赢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国家的好政策,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西部人民的奋力拼搏,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此其时也。 (新华社记者 赵承)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