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曾宪梓:要做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人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13:11)

  《南方都市报》消息:

  【对话背景】

  明天,中山大学将迎来其78周年校庆。前日,该校校友、香港知名人士曾宪梓先生回校,为其捐资兴建的中山楼落成典礼剪彩,至此,曾先生为大陆公益事业捐资总额已逾4·5亿元,并成为捐助教育事业的海外华侨第一人。

  【记者手记】

  “做秀”或“留名”,在谈及商界人物的慈善事业时,总难脱这两种臆断。因此,采访曾宪梓之初,是预备“挑刺”的:毕竟那些冠了名的校舍会穿越世纪保存下来,比如曾宪梓堂、曾宪梓科学馆……中国人讲究“雁过留声”,曾宪梓恰恰是相当传统的中国人。

  改变想法是因为出乎意料之外,曾宪梓身上竟有一种近乎“天真”的执著。在这个空气里都充满金钱味道的时代,一个真正的成功商人,仍在认认真真地说:“我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人。”这就是一个“红色资本家”的肺腑之言。

  的确,在青年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拜金的今天,这种执著尤为难得。

  【对话人物】

  曾宪梓:1934年出生,祖籍梅县,幼年丧父,靠新中国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1963年,往泰国定居。1968年,移居香港,艰苦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名牌,享有“领带大王”之美誉。

  现任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并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暨南大学副董事长。中大生物系五七级校友。历年来,曾宪梓积极支持祖国大陆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性事业的发展,捐款已逾4·5亿元。

  捐款原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

  我小时候非常穷,穷得你们没法想象。后来新中国成立,我才开始有书读。我念书,靠的是国家一个月3块钱的助学金,一共领了10年。

  记者(以下简称“记”):以前就听不少人称呼您是“红色资本家”,听了您在中大的演讲,听了您声情并茂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永远跟党走》这两首歌,感觉到您对党的感情真是非常深。

  曾宪梓(以下简称“曾”):我小时候非常穷,穷得你们没法想象。冬天冷也没有衣服穿,每天稀饭都吃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时我十六七岁,那时候一个搞土改的同志看我在劳动后喜欢看书,就亲自把我送到了学校,对老师说:这个孩子很苦,家里情况也不好,要多关照。我才开始有书读。

  记:所以尽管是在香港创业,您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始终坚信不疑。

  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我,是祖国抚育我成长的。我念书,靠的是国家一个月3块钱的助学金,从17岁到27岁从中大生物系毕业,一共领了10年。

  记:您毕业后没多久就去了泰国,这应该是您人生的转折点吧?

  曾:离开祖国时心里很乱。那时我29岁,大学毕业不到两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做决定时我问自己,祖国把你养大,供你读书,你现在只回报了一年半就要离开,你对得住党、对得住祖国吗?

  出境时经过罗湖桥,我忍不住回过头来望祖国,那时就下定决心:出国后,一定要努力创造财富,不沾染任何不良习气,然后尽最大的努力来回报祖国,回报党。这个誓言一直鞭策着我。

  记:您的发家史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传奇,6000元创业,自己挑着担子到处推销领带。那时候应该很艰苦吧?

  曾:刚到香港时,一家6口人一无所有。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只要不偷不抢不拐不骗,不管是做苦工还是帮人家带孩子,什么都可以做。直到现在,我过的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平时10块、8块钱就可以打发一餐。来香港39年,我没有去过一次夜总会和舞厅,没有赌过一次,坚决不沾染任何不良嗜好。

  捐款数目 累积捐款逾四亿五

  钱,没有吃时很重要,但在有了之后,怎么去用就更重要。我选择帮助穷苦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回报祖国,我自己心里觉得很享受,很心安理得,这是我人生的乐趣。

  记:您的第一笔捐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曾:奋斗了十几年,终于有了钱,实现诺言的时候到了。1978年,我回家乡梅州,看到破破烂烂的城市和学校,心里很不舒服。1980年,我投资建第一栋学校,随后梅州修路修桥修学校、接自来水管、建老人院,我都尽量出自己的一份力。

  不仅自己做,我也发动别人做。现在梅州的大多数学校都是港澳华侨投资修建的,大家都在出力。回报祖国,捐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我终生的事业。这么多年来,我一共捐了4·5亿元。这笔钱,对我个人是大数,对国家而言,只是小数。

  记:捐这么多钱,您真的觉得无所谓吗?这些钱,够普通人家殷殷实实过几辈子了。

  曾:这个问题别人常问我。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公益事业?用来投资做生意,用钱来生钱岂不是更好?但我认为:钱,没有吃时很重要,但在有了之后,怎么去用就更重要。难道去花天酒地吗?我选择帮助穷苦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回报祖国,我自己心里觉得很享受,很心安理得,这是我人生的乐趣。

  记:您的家人支持您的做法吗?

  曾:(笑)当然支持,他们自己也捐。

  捐款期望 受助学子回报祖国

  留学是好事,可以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为国效力。至于为自己、为家庭奋斗,我认为值得肯定。每个人都应该先为自己创造财富,但到了自己过得去后,就该是回报祖国的时候了。

  记:在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事业中,您对教育投入最多。

  曾:可能与个人的经历有关吧。现在经常看到学生没钱去上学的报道,看了很痛心,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帮帮他们。今年正好是“曾宪梓教育基金”建立的第10年,我们会资助1000名内地大学生。明年开始,我们还将在清华、北大等国内35所大学中每校挑选50名贫困学生,一共是1750人,每人资助他们一年3600元的生活费。

  捐给教育,我心安理得,只希望受资助的这些大学生将来也尽力回报祖国。

  记:但现在很多青年学生,视留洋为奋斗目标,为绿卡,为钱奋斗,却很少会再想到为祖国。如果您资助过的学生也这样,您会觉得痛心吗?

  曾:留学是好事,可以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为国效力。至于为自己、为家庭奋斗,我认为值得肯定。每个人都应该先为自己创造财富,但到了自己过得去后,就该是回报祖国的时候了。不懂这一点就会变坏。学生是很天真的,因此,念书的时候先要学做人。

  拿过我的资助的学生中,当然也有人变坏,我自然很痛心。我曾建议中央拍一套片子,是钱学森等人的故事,他们为了祖国,装疯卖傻都要回来。年轻人应该多学他们。

  记:有些人认为留在国外,是因为所学的知识到了中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用武之地,所谓报国无门。

  曾:在哪里报国无所谓,只要心向祖国,就是好的。我有个同学学昆虫学,他回国之后因为实验条件限制做不了研究,只好又离开。我对他说,你可以在国外工作,但你所做的研究成果都应该留给中国,他答应了,也真的这样做,这就很好。现在他退休了,在国外养老。

  其实,留在国外也一样能爱国。可以组织华人、华侨、留学生会,把五星红旗在各个地方升起来。但有一点一定要记住,人不能忘本,不能谩骂祖国,不能看不起中国。(笑)我是不是很左?  

  参政议政 香港需要宣传十六大

  十六大是承前启后的,总结过去,展望将来,构建中国继续发展的蓝图。尤其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将指导中国向何方去,中国香港向何方去。

  记:香港回归时,您是首批被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的12位香港知名人士之一。

  曾:那是我最光荣的时刻,以后更成为一种鞭策。作为香港回归筹委会的人员,我那时就觉得回报祖国的时机到了,一定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做好。  

  记:您还能回忆起回归当天的情景吗?

  曾:很兴奋,很荣幸。那天晚上我组织了一个1000多人的宴会,宴会场上挂上了五星红旗,我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一张唱片,整个晚上一直播着共产党的歌。参加宴会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笑)。那天晚上我还第一个站起来唱歌,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记:您似乎对这首歌情有独钟。

  曾:(笑)因为这是送我去上学的土改同志教我的第一首歌。

  记:您常说,报效祖国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尽可能推动祖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个则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能谈谈后一点吗?

  曾:我先是做了10年广东省政协委员,其中3年委员,7年常委,这10年间每次开会,从开幕到闭幕,我从没有请过一次假。刚开始很紧张,参政议政我根本不会呀,一讲话手心就不停地出汗,后来慢慢学会了。1992年我进入人大,分别是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后来就做了常委。

  记:您可是香港惟一的全国人大常委。

  曾:他们选我可能是因为我做事认真吧(笑)。我经常检讨自己:我能力不大,但愿意真诚无私努力工作;我不懂参政议政,但愿意学习,学了,就去实践。我要真真正正地做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人。

  记:党的“十六大”刚刚开幕,作为新世纪的首次党代会,您怎样看待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曾:开幕那天我们组织了100多人在酒店观看,看了很激动。十六大是承前启后的,总结过去,展望将来,构建中国继续发展的蓝图。尤其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将指导中国向何方去,中国香港向何方去。香港也需要大力宣传十六大。  

  记:江总书记报告中,哪些内容您印象特别深刻?

  曾:台湾问题。江总书记谈到,要以最大的诚意解决台湾问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虽然不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但江总书记说得清清楚楚,对付的不是台湾人民,而是心怀不轨的台独分子。

  一生抱负 回报祖国到死方休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必须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一点,我一辈子都不会变。

  记:您在对中大学生的讲话中,一直在强调“爱国”和“报国”。

  曾:过去100多年,中国一直贫穷落后,因为弱,人家一打,香港就割出去了,上海就有了那么多的租界。落后就要挨打,我感受很深。所以,青年学生一定要记住,没有国家的强大,你永远只能是二等公民,甚至是狗!

  现在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的确还有差距。但你要想想人家已经发展了200多年,我们却只有20年,速度之快堪称奇迹。所以,要认识中国,要对中国有信心,要记住“我是中国人,我要奉献”,这是青年学生的责任。

  记:普遍来说,现在大学生爱国的热情似乎比不上对财富的热情。不少人在谈到“曾宪梓”时,会敬佩您的创业传奇,也会对您的捐赠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迂腐”或者“过时”。

  曾:钱,没有不行,多了怎么用,又是个问题。我在香港的捐赠相对较少,因为香港富人多,而大陆更需要。(有些激动)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们,但我很理解自己,我是怎么出生的,怎么发展的。我不是很有钱,但够用了。青年人应该知道,要干大事,先学做人,永远不要只是为了赚钱而奋斗。  

  记:在您对中大学生的讲话中,您一再提到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有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

  曾:终生回报祖国、到死方休。这是我年轻时的梦想,也是我一生的抱负。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必须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一点,我一辈子都不会变。  采写:本报记者 卞晶 摄影:通讯员 李汉荣

  曾宪梓说:“回报祖国,捐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我终生的事业。”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